內地上月CPI降0.3% 豬肉價跌26.1%
核心CPI連三月穩定在0.6% 專家料今年物價水平溫和回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數據顯示,受寒潮影響農產品運輸疊加節前消費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2023年12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前月收窄0.2個百分點,但已連續三個月負增長;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6.1%,是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不過,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連續三月穩定在0.6%。專家普遍預計,2024年內地物價水平將溫和回升。
兩因素制約CPI同比修復較弱
食品價格仍是拖累CPI下降的主要因素。去年12月,食品價格同比下降3.7%,降幅比11月收窄0.5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下降26.1%,降幅收窄5.7個百分點。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分析,CPI同比修復較弱,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蔬菜、水果價格季節性上行,但生豬供給充足,豬肉價格在傳統需求旺季依然疲軟,拖累食品價格的季節性漲勢;二是國際油價大跌,帶動國內汽油零售價下跌4.3%,跌幅為過去一年最大。此外,受近期寒潮等因素影響,部分與出行相關的服務業市場活躍度偏弱。
國際油價下行 PPI同比降2.7%
另外,12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7%,降幅比前月收窄0.3個百分點。PPI略低於預期,主要受國際油價繼續下行、部分工業品需求不足等因素影響。
從全年數據來看,2023年全年,CPI同比上漲0.2%,PPI同比下降3%,分別為2010年和2016年以來最低。
展望後續物價走勢,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認為,去年末CPI同比降幅收窄,除了季節性因素、天氣原因以及基數效應外,也顯示社會有效需求在企穩後逐步溫和復甦。核心CPI同比上漲0.6%,漲幅不變,近期制約價格水平的主要因素來自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特別是原油價格下行帶來的輸入性緊縮壓力。
龐溟預計,短期內物價水平仍將維持在低位,但隨着宏觀政策發力疊加基期效應逐步常態化、社會有效需求回暖、供給端波動收斂、居民通脹預期保持平穩、價格傳導機制更暢通等因素,從中期來看CPI將逐步修復,回歸至高於2023年的常態水平。
一季度物價水平有望轉正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漆雲蘭表示,2023年全年看,物價是一個溫和上漲的態勢,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更能反映物價水平的核心CPI同比一直保持在0.4%以上。隨着政策發力,影響物價的短期因素消失,以及經濟進一步復甦,有效需求增加,今年一季度物價水平有望轉正。
後期促消費政策空間很大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強調,去年12月核心CPI同比保持穩定正增長,意味着當前並未形成通縮格局。但低通脹現象值得重視,後期促消費政策空間很大。2024年CPI同比中樞有望從2023年0.2%的低位,逐步回升至1.3%左右,PPI同比在今年年中前後轉正,通縮風險會進一步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