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抵制移民浪潮衝擊社會格局
民粹主義興起激化政治分歧 各國收緊措施惟損失勞動力
香港文匯報訊 踏入21世紀以來,許多歐美國家經歷前所未有的移民浪潮,移民源源不絕地湧入,深刻影響歐美社會格局,社會上也日漸湧現抵制移民的訴求。國際事務專家分析認為,奉行民粹主義的極右勢力打着「抵制移民」旗幟擴大影響力,左翼勢力也面臨選民和輿論的反彈。歐美國家如今紛紛採取措施,嘗試收緊移民數目,但如何解決系統性的移民問題,勢必成為各國長遠面臨的挑戰。
《紐約時報》統計顯示,歐美多國近年在海外出生的居民佔比,已達到或接近歷來最高水平。在美國,該比例已逼近1890年15%的紀錄,在英國、法國、荷蘭和西班牙等歐洲國家,該比例均已接近15%。統計也顯示在一些歐洲國家,移民人口佔比一直偏低,卻在過去20年間錄得明顯漲幅。
極右政黨冒起 煽動仇恨情緒
創紀錄的移民數量,推動了民粹保守勢力在歐美政壇浮面。除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法國極右領袖勒龐等標誌性人物外,德國、意大利、瑞典、芬蘭和荷蘭等國家,都陸續有極右政黨冒起。這些保守勢力多主張收緊移民政策、優先保障本地民眾權益,亦有政客藉機煽動情緒,宣揚對移民的仇恨。
不過《紐約時報》指出,在移民相關經濟議題上,自由派與保守派並非「涇渭分明」。事實上在這股移民潮興起初期,美國勞工代表和自由派政客主張控制移民水平,保護弱勢勞工權益。大型企業則積極游說政府,希望放寬移民措施,為企業削減勞動力成本。在親商的保守派和保護移民權益的自由派政客支持下,歐美多國在移民浪潮初期的政策,其實較選民普遍訴求更寬鬆。
自由派罕與多數選民立場相左
然而經歷疫情和通脹升溫,歐美移民問題引發更大爭議,政壇支持和反對移民的主張也更趨極端,卻無法提供實際措施,解決選民對移民規模增加、或影響自身薪酬待遇和生活環境的擔憂。這也讓移民議題在歐美呈現特殊的輿論走向:在最低工資、稅收、墮胎禁令、槍械管控等議題上往往順應潮流的自由派,卻常在移民事務上與多數選民立場相左。
分析認為,移民湧入為發達國家彌補了勞動力缺口,也讓他們獲得更好的生活環境與收入水平。但安置移民所需的社會福利、教育醫療、治安保障等開支,同樣是政府不可忽視的成本。抵制移民浪潮,本質是發達國家民眾在經濟下行背景下,希望保障自身權益的訴求,也考驗各國當局在移民權益和本地民眾利益之間,努力維持平衡。
未有方法大減尋求庇護者數目
歐美多國近年都開始設法限制移民規模。美國總統拜登政府正加強邊境執法,削減美墨邊境非法移民數目。歐盟亦尋求立法加快審核尋求庇護者身份,允許各國政府限制移民在指定設施內活動,直至他們被驅逐出境。由此一來,前往德國等富裕國家的非法移民數目有望減少,這些國家則向歐盟提供資金,用於繼續處理移民問題。
然而在政治分歧明顯的社會背景下,歐美政府收緊移民政策,自然面臨諸如「缺乏同理心」之類的大量反對聲音。更有專家警告稱,限制移民的各項措施治標不治本,無法實現其最終目標:大幅削減尋求庇護的移民數目。
關注移民事務的智庫歐洲穩定倡議創辦人克瑙斯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在於,未能成功遣返申請庇護被拒絕的非法移民,且一直沒有解決方案,這意味在歐洲,每年仍有數千人死在尋求庇護的路上。各國缺乏對移民數目的人道控制、非法移民不斷反彈,這樣的現狀相信仍會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