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原生態文化的讚禮

◆茶馬古祭(雲南)
◆茶馬古祭(雲南)

  康文署於2023年底在文化中心大劇院呈獻「譚盾WE-音樂節」兩套節目,分別是譚盾的《歌劇與舞劇》、《巴赫搖滾與杭蓋》及一場與嘉賓進行的討論會《世界首演&未來論壇》。筆者看了《歌劇與舞劇》。兩套節目焦點各異,單是《歌劇與舞劇》也包含了不少意象,人、宗教、自然界是節目構思創意及藝術總監兼指揮譚盾一直放入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也是這套節目所圍繞追尋的。《歌劇與舞劇》除粵語,還有彝、藏及蒙古語演出,可以說是一場對原生態文化的探索和讚禮。歌者舞者都是自小學習原生態歌曲與舞蹈的繼承人,演出感染力十足。節目分兩節,上半場為歌劇,下半場為舞劇(楊麗萍編創的《春之祭》),但兩節的思想、風格和題旨都十分統一,具關聯和延伸性。

  篇幅所限,以下集中說節目的歌劇部分。上半場包括《茶馬古祭》(雲南) 及譚盾兩部迷你歌劇《九色鹿》、《心經》。《茶馬古祭》是2020譚盾在雲南采風後把傳統古樂與儀式舞蹈融為一體的樂舞。《茶馬古祭》分三部分,第一幕主要是多媒體,一段雲南茶山影像視覺讓人看到祭司與茶樹和葉片的關係,黑白和略帶粗糙的影片予人遙遠和絕非現代的空間的感覺;祭司圍繞茶樹吹響葉片,或繞樹而歌和作舞跟城市人何只是兩個天地?幾乎沒有現場音樂,讓人更聚焦在那不算吸引的畫面質感。隨影像結束,影片的男女祭司從舞台後方走出,也像在影像中跳格出來,開始了第二幕的茶神啟示。這部分以女歌為主,男樂神則為女茶神繼續吹響各種原生態樂器。第三幕是男女祭司唱起安魂曲告慰天地、恭送茶神和樂神。男女演出者本身就是來自雲南彝族的巫師,羅鳳學出生於畢摩(是彝族民間專門替人祈禱和祭祀的祭師),歐牧優諾本身是彝族歌者。

  由於二人就是不折不扣原生態文化承繼人,她的歌和他的聲以至動作形態,真實、略帶粗獷卻坦率自然,有着極濃厚的原始味道,他們就像在與自然界溝通,或者說他們的歌舞已與自然界融為一體。觀眾在不多附加音樂下不難摒除雜念,全套《茶馬古祭》以緩慢序、暢歌詩到急曲破的音樂節奏帶領觀者進入原始天然狀態,透過人、神之歌舞樂回歸到大自然原始卻鮮活之景。

  故事改自敦煌壁畫的《九色鹿》(莫高窟257號)、《心經》(榆林窟3號)再進一步把觀者帶入靜化內省的感悟之境。本地女高音鍾嘉欣一人分飾九色鹿及其他三角,本來對粵語演唱不大認同,但鍾氏無論歌唱造詣與表現力都很強,把由樹變為九色鹿的遭遇、心理過程—由純良慈悲到因救落水人反被他(人類)獵殺而存怨恨,但最終不悔,有力地展現角色內心。 四人組的敲擊樂加入鋼琴(張緯晴) 依然不肆意「出擊」,只偶爾製造較強烈聲效,繼續讓觀者聚焦在故事的演出中,令觀者完全投入演者的歌中戲中。接着的《心經》由反手琵琶彈撥開始,剛從西域獲取心經的樂僧空弦,在沙漠歸途中遇見垂死的西域女子,用自己僅存的一口水救活了她,展開二人相遇相敬的旅程,儘管樂僧如何保護,女子最終還是在空弦懷中死去。空弦由蒙古原生態呼麥及奚琴家哈斯巴根演出,而女子由藏族原生態女高音擁江帆飾,男的呼麥水平了得(由喉嚨、腹部擠壓發出來的低沉長音) ,女高音則滿載原始音色腔調,二人遠古的聲音即時讓人如置身故事的場景;女高音的歌聲充滿民族風格特色,與極富特色的呼麥相呼和,聲音天然純粹,有直入人心之力,完全沒有粉飾扮演的感覺。尾段女高音隨故事發展繼續以藏語原生態之聲唱出《心經》,彷彿在痛苦中引導觀者進入自我釋放之境。擁江帆的原生態歌聲宛如大自然之音,是那樣真摯原始,男女呼和時尤令人感動。

  這段《心經》除具自身的意義,也正好為上半場畫上完美句號,因女人前身是鹿,現轉世為人。這身份跟上套《九色鹿》的角色不只相關,也具眾生輪迴、生死離苦和業報因果的佛性,兩套迷你歌劇由《九色鹿》開始,最終由《心經》中的女人唱出《心經》作結,兩套歌劇合加起來的力量就大大提升了。兩套歌劇在簡潔的舞台上探索多層次的思維方向,而又在複雜的建構上做出簡練的人生感悟。

  文:鄧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