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鴻:藝海回川
胡賽標
胡一川藝術館,靜靜坐落中川古村一隅,與中川文化館、僑史館、文虎館珠聯璧合,如一曲獻給鄉村振興的歌,一片回泊故鄉的湛藍的海……
歸來了。這位藝術大師的石雕像,安放於中川小學台階前,頭微微後仰,目光敏銳,凝視稻田,堅毅而沉靜的臉龐似乎仍在思索:中川溪水奔流向海洋……
拾級而上,走進藝術館,胡一川生平室、圖書室、版畫室、油畫室,如一朵朵浪花翻捲,讓我驚訝藝術大師靈魂世界的浪漫與自信……
生平室牆上,他與徐悲鴻院長的合影,引人注目。解放初,有些美院畫家瞧不起延安畫家,認為他們畫的是「土油畫」。胡一川畫了大型革命歷史油畫《開鐐》,徐悲鴻一瞅,驚訝得兩眼放光:原來要評胡一川副教授的,馬上定為正教授。《開鐐》上世紀五十年代被編入中學《美術》課本。
牆上,一張草紙包裹的一綹黑髮,映襯出烏亮的光澤。這是胡一川隨身攜帶幾十年的母親的頭髮。他用這種奇特的方式,傳達對母親刻骨的愛與懷念,不斷汲取藝術的靈感。1943年延安農曆新年,美術部舉行了一個心愛物展覽會。他把母親的頭髮拿出來展覽。留髮紀念,他用這種浪漫抵抗生活的粗礪。多年之後,胡一川彌留之際,囑咐身旁的子女,每人剪一縷頭髮去留作永久紀念……
他的天真爛漫,時常讓我訝異。行軍途中,他是唯一長髮飄飄,揹着吉他,唱着法國馬賽曲的畫家。鏗鏘的琴聲,激情的歌聲,聽者無不喝彩。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合影時,大家都往毛主席身邊擠靠。他卻不隨人流,靜靜地站在最後一排靠門的位置。幾十年後,家人問為何?他說:「這是毛主席跟我握手的位置,我要站此拍照紀念。」家人笑。
我蹀躞胡一川版畫室,每張版畫,每幅照片,每個註釋,背後都蘊藏着動人的故事、神奇的秘密。
魯迅先生是中國「新興木刻之父」,最早倡導用版畫快速反映現實,為抗戰服務。胡一川立刻響應。杭州「一八藝社」木刻作品,在上海虹口展出,魯迅前來觀看,捐出15塊大洋。胡一川懊悔太激動,沒有請教魯迅對木刻創作的意見。
不過,他沒有料到,魯迅專門寫了《一八藝社習作展覽會小引》,發表於1931年6月左聯機關報《文藝新聞》,對中國新興木刻搖旗吶喊:「現在新的,年青的,沒有名的作家作品站在這裏了,以清醒的意識和堅強的努力,在榛莽中露出日見生長的健壯的新芽……」。「小引」的配圖就是胡一川的《征輪》,這是我國見於報刊的最早版畫「新芽」。
魯迅在上海「野風畫會」上,介紹外國版畫的講座,讓他打開了美術之海。胡一川向海而生,他版畫中「簡單有力粗獷」的藝術特徵,折射出珂勒惠支、梅斐爾德等畫家的影子……
他回去創作出《到前線去》,成為胡一川「藝術反映時代」的代表作。簡樸的畫面構圖,栩栩的藝術形象,鼓舞了眾多中華兒女:握緊拳頭,大聲吶喊,到前線去,為保衛祖國而戰!這幅作品,被製成紀念郵票發行,收入我國高中教科書《美術》超過半個世紀,影響了幾代學生、數億讀者。
孫焱教授講述的故事,撥動着我的心弦:2001年他拿到美國大學《造型藝術概論》,發現了令人驚奇的事情,裏面介紹了胡一川和代表作《到前線去》。這本書是對世界美術史上的藝術大師和經典作品的選用介紹。胡一川作品的下一頁是畢加索的《少女肖像》。胡一川代表着中國畫家,成為唯一入選這部教科書的現代畫家。
為何選用胡一川的作品?撥開層層迷霧,我從翻譯介紹裏找到了謎底:「中國對德國的表現主義版畫崇尚,木刻版畫由此開始。胡一川22歲創作的《到前線去》,運用粗獷的表現手法和暴露式的、戲劇性的表現主義方法……給人一種大膽、果斷和強烈、深刻的印象。」是的,《到前線去》融入了德國的表現主義,美國人發現了它,所以不惜突破政治禁區。
胡一川喜歡大海。大海意味着包容互鑒。他在日記裏,有腳下的泥土,有心中的大海:「向中外古今優秀作品借鑒是萬分必要的,但不要硬搬,因為模仿得再像也是人家的。」 他像故鄉的一滴蛟潭水,穿江過河,奔流向海。海的這邊是故鄉是中國,海的那邊是南洋是歐美……從他將原名胡以撰改為「一川」開始,就瞧見他這條溪河,要奔向大江、海洋。
走進胡一川油畫室,一幅幅色彩艷麗、雄渾粗獷的作品,撲入我的眼簾。潺潺的小溪,彎彎的石橋,船形的土樓,浣衣的婦女,這是《我的故鄉》的畫面。他曾說:「我要畫一幅油畫,讓故鄉揚名海內外。」他的油畫底部都有「小凳子」的標記。原來,這是「一川」兩字的上下疊合,多麼浪漫藝術的符號!
那幅《鐵窗下》的油畫溫馨動人:狹窄的牢房,裸露的牆磚,生銹的窗欞,一位光腳戴着鐐銬的老人,坐在冰冷的土台,拿着一塊木板,教一位小孩認字。窗外,一隻小鳥在天空自由飛翔……這是胡一川依據牢友鄧中夏的原型而創造的藝術境界。
有一年,給父母掃墓,胡一川在墳地,流着淚向親人朗誦自己的小詩:蛟潭的水啊,奔流向海洋;赤子的心啊,懷念着家鄉……
胡一川逝世時,骨灰撒在南海伶仃洋上。這是他的遺囑,宛如清麗小詩:故鄉蛟潭水的精靈,唱着歌,奔向了浩淼的大海。
歸來了。今天,他把浪漫、優雅、執着、自信化成一羽藝海,回饋故鄉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