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政策可釋顧慮 配套服務要跟進

  住屋問題是香港市民生育計劃的重要考慮,身兼家庭計劃指導會榮譽顧問、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講座教授葉兆輝認為,特區政府在住屋方面為初生嬰兒家庭提供優先政策,確實能釋除市民一些疑慮,問題是現時輪候公屋動輒五六年,除非適齡生育的市民已輪候上樓多年,加快一年上樓誘因較大,但若他們剛申請公屋,縮短一年輪候時間也是杯水車薪。同時,鼓勵生育還需要其他配套,例如託兒服務以及家庭友善工作間等,才能有望提高香港的生育率。

  輪候公屋減一年作用有限

  一名育有初生嬰兒的合資格公屋輪候人士向香港文匯報表示,由於他去年4月1日才開始申請公屋,就算縮減一年輪候時間也起碼要等多四年才能「上樓」,「作用不大,簡單講都係得個等字。」

  根據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去年2月發表的專題文章,香港的生育水平過去30年呈下跌趨勢,2021年每1,000名女性只誕下772名嬰兒。葉兆輝表示,家計會曾對市民生育計劃進行調查,發現住屋及經濟狀況確實是繁衍下一代的考慮因素,惟只縮短一年公屋輪候時間,對於剛申請公屋的市民,幫助有限,「你可以看看新加坡,就算未結婚,只是準備結婚,都能夠申請購買組屋。」

  不過,他認為特區政府現時推出的鼓勵生育政策,包括為新生嬰兒家庭提供2萬元獎勵金、縮短輪候公屋時間和居屋可優先揀樓,也是予人一種觀感:政府在住屋上和財政上已提供一些幫助,「其實你說力度大不大?和其他國家比較當然是小,但和政府以前什麼都不做比較則當然是大,所以希望這是一個開始,給予新婚夫婦一些支援,我覺得都是好事。」

  對外界有聲音指特區政府的2萬元新生嬰兒獎勵金吸引力不足,葉兆輝坦言:「不想生育的人士當然認為沒有吸引力,但對本來有意生育人士來說,多多少少都好,就算你封利是也好。其實都是一個姿態,即特區政府都是關心市民才去做這件事。」

  需推廣託兒服務彈性上班

  不過他強調,鼓勵生育不能只靠住屋政策,還要有其他配套措施,「你看其他國家通常都不會是單一方法,同時要有幼兒服務如託兒安排等,且需要有所謂的家庭友善工作間,不要讓做媽媽的加班,以致沒時間或擔心沒時間照顧孩子。」

  葉兆輝指出,香港婦女的就業參與率較其他國家地區為低,只有51%,「為什麼其他國家的生育率高,婦女就業率也高?現在有很多國家和地區也可以給媽媽彈性上班,容許她們兼顧媽媽天職,但在香港就是你一是選擇做媽媽,一是選擇做職業女性,其實婦女可以兩者兼得。」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