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制度障礙 創造通關紅利
紀緯紋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副研究員
本港去年除夕慶祝活動後,大量內地旅客滯留直通巴站和港鐵站,情況不理想,各界因此就優化通關和跨境交通提出不少建議。表面看來,這是特區政府錯誤估計人流、應對特殊情況失策的個別事件,但實際上也反映了內地旅客的興趣焦點和行程規劃出現顯著變化。長遠而言,兩地需要加強跨境交通對接,以及突破既有制度,永久延長口岸通關時間、簡化通關程序,還要放寬來港簽註,力爭港深同城發展在量與質上得到提升,創造通關紅利,促進香港旅遊零售服務業發展打開新篇章。
正所謂「經一事,長一智」,有了除夕活動的經驗,相信在即將到來的年三十晚和春節假期,特區政府和運輸業、旅遊業會推出更合適的方案,滿足旅客需求。
從宏觀的區域發展、尤其是港深同城發展的角度分析,香港和深圳經過數十年的經貿與社會互動發展,特別是去年年初重新通關後,除了原有的南下旅遊正逐步復甦,北上飲食和超市購物等民生跨境互動亦大幅增加,加上《前海總規》和《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等有利港深進一步融合的規劃文件相繼出台,反映倡議多年的港深同城化發展和共同經濟與社會空間正在不可逆轉地穩步推進實現。隨之而來的,是跨境基建與服務,以及同城化制度與規劃落後,正在逐漸突出,形成空間障礙,並且不幸地在去年除夕當晚浮面。不過,這也締造契機,提醒着港深兩地政府和社會持份者要盡早打破空間障礙,透過增進人員互相流動,促進彼此的經濟發展。
緊密連接交通網絡
就提升跨境交通基建和服務方面,特區政府在今年初提出三大方面加強統籌和部署,其中第二和第三點,即在舉行相關大型活動的日子,延長一些鐵路口岸的開放時間同時相應加強兩地鐵路服務,以及研究優化交通安排方便跨境巴士的流轉,可以理解為臨時和短期的應對措施。長遠而言,港深兩地仍需要加強和優化跨境交通基建規劃的對接,以及將運輸服務同城化。前者特別指向港鐵與深圳地鐵的無縫對接乃至連線,例如除了已在《香港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提出興建、連接洪水橋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外,港深兩地也應認真考慮對標上海地鐵—蘇州軌道交通連接、長株潭城際鐵路和廣佛線(廣州—佛山)等內地同城鐵路實例,把現有的東鐵線延伸至深圳地鐵一號線羅湖站,以及四號及十號線福田口岸站,這將成為港深同城發展的重要標誌。
另一方面,港深兩地可考慮將巴士運輸服務同城化。例如配合香港「北部都會區」和深圳前海的發展,提供行走於香港「北部都會區」以及深圳前海、南山、福田和羅湖之間的巴士服務,進一步便利兩地民眾的出行。
上述的跨境交通基建與運輸服務新建議,旨在推動兩地跨境人口流動,牽涉到制度與規劃的革新,尤其是通關政策的調整和安排。針對目前24小時通關口岸的數量有限,中央及兩地的相關部門宜在短期內進行充分協調,在主要節假日和大型活動日子中,臨時增加包括公路和鐵路口岸在內的24小時通關口岸數量。長遠而言,兩地應協商推動永久增加24小時通關口岸數量。至於鐵路方面,因應恒常維修保養的需要,港鐵可安排東鐵線、東鐵落馬洲支線和港深西部鐵路輪休,使乘客仍可在深夜乘坐鐵路來往兩地。
打破邊檢制度障礙
兩地也可協商調整邊檢措施,逐步由「兩地兩檢」、「一地兩檢」向單向關檢(檢入不檢出)有序簡化,以節省過關的時間和成本。至於內地居民來港的簽證需要,不論是政治、經濟發展需要或行政管理因素,現時放寬簽證的條件已趨成熟,兩地短期內可試行恢復給予深圳戶籍居民「一簽多行」,一段時間後進行檢討和改善,繼而可對深圳常住人口給予相同安排,甚至給予深圳戶籍居民「不簽都行」來港,以打破港深同城空間中深圳一方的制度障礙,力爭港深同城發展在量與質上的提升。
針對當前面對人流和消費流失的困境,香港持份者應迎難而上,而非採取近日坊間提出的保護主義和消極措施。通過優化、重建或擴張本港交通網絡,連接不同景點和社區,構建消費、自然、文化、街道、房屋等主題的出行路線;同時配合人工智能科技的應用,提升運輸設施和交通服務的承載力和應變力,這些都是可取的方案。
特區政府也應與區議會和業界全面檢討旅遊政策,提升主要景點的接待能力,評估時興的社區深度遊所帶來的人流增幅,以及與社區居民產生衝突的可能性,及早提出多贏方案,以更理想的環境和狀態迎接訪港旅客。
港深雙城應齊心把握這次契機,繼續擔當好國家發展中的領頭羊和先行者角色,在「一國兩制」基礎上,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要素流動,以及區域發展動力,積極尋求創新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