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靈犀/外圍未明朗 經濟前景宜審慎\李靈修
去年初香港與內地通關推高經濟復常盼望,但最終市場行情出現顯著「預期差」。今年外界一致對美國聯儲局減息抱有樂觀情緒,認定很快擺脫高息「枷鎖」,惟本港經濟回暖須面對複雜環境,其中既有周期性因素、亦有非周期變量,需要我們仔細辨別。
美聯儲自從2022年3月激進加息,香港HIBOR與美國LIBOR的利差一度達100個基點,刺激資金進行大規模套利交易,衝擊各類資產價格。又因為聯繫匯率制度,即便處於「弱通脹」的香港也要被動加息,造成港幣相對本地經濟增長水平明顯高估,加之中產家庭消費開始追求極致性價比,購買力北遷已成趨勢。
在此背景之下,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2023年累積跌約5.22%,創近七年新低,較2021年8月歷史高峰下挫22.3%。但香港住宅價格與租金價格明顯背離,截至2023年11月,住宅租金已較2022年底上漲6.4%。不少人對此解讀為,特區政府移民政策「發功」,增量需求開始釋放。但來自新移民的真實貢獻無從考據,筆者認為更多反映出港人資產配置的對沖策略,即出售物業轉向高息存款,租務市場「苦澀繁榮」。
周期性因素:減息時點過於樂觀
但在去年底,市場對美聯儲「提早」減息極為樂觀,芝商所FedWatch顯示的3月減息概率曾飆高至75%。等到12月非農就業數據出爐,一眾專家大跌眼鏡,堅韌的就業市場「剝奪」了聯儲短期減息的理由。也因此,美股市場年初經歷了二十年來最糟糕開局。
筆者認為,雖然美國供應鏈與能源通脹項已完全受控,但是服務業通脹下行速度遠遜預期。更重要的是,美國消費增長與收入增長同步,聯儲局出手干預的動力不足。回顧上世紀七十年代,時任美聯儲主席沃爾克在最終降伏通脹之前,其間還經歷了兩輪通脹反彈,可見通脹通常是呈波浪形退潮,預期管理稍有放鬆,就會捲土重來。此外,今年下半年美國進入大選時間,貨幣操作過度活躍會對政治造成干擾。
在筆者看來,除非上半年爆出金融危機事件,減息窗口大概率出現在第三季度,甚至更遲。而美聯儲最為穩妥的方式,應該是開啟首輪減息後長時間觀察效果,而非連續減息。
聯儲操作撲朔迷離,香港自身的經濟結構則面臨大考。由於對土地財政的長期依賴,造成生產要素定價權高度集中。雖然資本可以自由流通,但商業生態實屬封閉,筆者稱之為「加拉帕戈斯綜合症」,具體表現為:新產品/品牌的流通成本較低,但新平台/業態的交易費用太高。
非周期變量:全球分化時代來臨
如今港人對山姆會員店十分熱衷,但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沃爾瑪與家樂福也曾先後進入香港市場,但均以失敗告終。很多人將此歸結為「香港租金、人工成本高」,但國際零售巨頭開拓市場,怎會不做前期調研?而倉儲式大賣場無法扎根香江的癥結,在於無法通過整合供應鏈以實現價格優勢,也就是上文講的交易費用太高。事實上,從移動支付、共享單車,再到連鎖平價商超,這些「外來物種」都曾在香港遭遇過水土不服。
但隨着全球分化時代來臨,過去支撐香港經濟結構「超穩態」的因素正在瓦解,「本地薑」須調整利潤預期,投入到中國經濟轟轟烈烈的內捲洪流之中,這也決定了復甦之路必定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