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線/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中年人\楊不秋

  新年伊始,我和北京的閨密聊天,聊到彼此對這一年的展望。她說在二○二四年,希望自己繼續學習情緒管理,特別是當自己和對方有不同意見的時候,努力做一個情緒穩定的中年人。果然是閨密,我們的想法竟然不約而同。

  多年之前我和她初識之時,我們都是立場強硬有棱角,且十分不願妥協的人。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我們也因此而掙扎鬥爭,並不想與全世界為敵,卻還是不免渾身帶刺的同時身心俱傷。互相吐槽和安慰像是暗夜中的一小團篝火,讓我們抱團取暖,那是我們共同成長的一段歲月。在人生道路上,不同的年紀會體驗不同的風景。不知從幾時開始,我看到身邊那些更年輕、更意氣風發的同事和朋友,就覺得好像看到了當年的我和她。

  一次工作聚餐時閒聊,大家談到工作中的寶貴品質。我說,情緒穩定實在太重要了。領導說,這難道不是最基本的職場素養嗎?可見,情緒穩定已經是領導們判斷職場人是否成熟的硬指標。如果說年輕人還能仗着自己年輕氣盛,肆意不羈地表現自己銳意進取和闖蕩江湖的真性情,那麼作為一個已經在職場摸爬滾多年的中年人,如果還是不能展現出情緒穩定和處變不驚的做事態度,恐怕很難被上級認可,也難讓下屬心服口服。

  說起中年人,曾國藩曾這樣說過,「吾鄉數人均有薄名,尚在中年,正可聖可狂之際。」中年人就在這樣一個有點特別而關鍵的人生節點,一路辛苦攀爬到了生命山峰的半山腰,努力再繼續向上,就能實現「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一不小心摔倒,也許一下子又跌回山腳下,時間和氣力也都浪費了。

  情緒穩定,其實跟性格有很大關係。有些人天生平靜不爭,不急不躁,喜怒不形於色,心瀾不顯於顏;有些人就比較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多有情緒的起伏,也不加掩飾地表露於外。雖然大家站在不同起跑線,可是在主觀意識加持下,情緒穩定也可通過後天自我修煉而不斷進步以達成。

  松浦彌太郎,被稱為「全日本最會生活的男人」,樣貌祥和親切,氣質安靜儒雅。他在文章中分享有關忍耐的切身體會和經驗:「聽說憤怒只能維持七秒。只要情緒控制超過七秒,怒氣基本消退掉。」他還說,忍耐就是理解。不是強迫自己去忍耐,而是以一種「只要自己稍加堅持,內心就能變得更加強大」的心態去面對。松浦的七秒法則其實很具操作性,在感受到自己情緒起伏的時候,把想說的話和想做的事都先放下,等七秒。

  七秒的等候,看似微不足道,可是對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來說,已經是邁向情緒穩定的扎實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