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聞港食/炙魚糝鹽烤\蕭欣浩

  外出用餐,不時有魚。近日友聚,到各式餐廳,都有烤魚出現。談到烤魚,得說清楚,近期吃到的,魚身明火直烤,不是具湯附汁的菜式。吃炙燒喜知次,在中間道的一家居酒屋,餐廳開業不算久,環境布置用心,適合小酌短聚。席間朋友想吃烤魚,選喜知次,即點即燒。炙魚上桌,魚身橙紅,當下就想,適合新年食用,喜慶有餘。

  鮮魚鹽燒,已成慣常做法,南宋《事林廣記》談「炙魚」,就有灑鹽火烤的紀錄,選魚亦有考究,說:「魴魚為上,鯉魚鯽魚次之,重十二三兩或至一斤者佳。」現在魴魚仍有燒炙,更多切成魚扒,便作中西菜式。鯉魚菜式,香港越加少見,往常所聞,葱煀紅燒都是方法。鯽魚最為易見,煮炆湯烤,一樣可以。近日再見烤魚,就是泰國餐廳的鹽烤鯽魚。

  《事林廣記》記載的炙魚法,有點步驟,不難模仿,下次外出燒烤,可一試,做法如下:「依常法洗淨控乾,每斤用鹽二錢半,川椒一二十粒,淹二兩時,瀝去腥水。香油煎熟,放冷,逐以羊肚脂裹上,亦微糝鹽,炙床上炙令香熟,渾揭起脂食之。」魚去內臟,洗乾抹淨,魚用鹽、川椒先醃,後去水。煎熟放涼,用羊脂包裹,上灑鹽再烤,吃時去脂吃魚。魚熟脂滋,坊間常說「魚羊為鮮」,文字學上另有解析,飲食學上搭配得宜便是佳品。

  成書於東魏的《齊民要術》,另見炙魚的高階版,單看已覺繁複,盡見烹煮技藝。書中的「釀炙白魚法」提到:「白魚長二尺,淨治,勿破腹。洗之竟,破背,以鹽之。」魚去鱗洗淨,以刀破背,取出內臟,將魚身變成袋,像現代釀鯪魚之法。再用剁碎幼鴨肉,以薑、葱、豉汁等調味,先煮熟,後釀魚,再穿籤掃汁燒炙。讀着不禁垂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