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商機大 85%灣區企業擬擴銷售
近年愈來愈多大灣區企業放眼東盟,香港貿發局與大華銀行昨日發表的報告指出,約85%受訪大灣區企業將在未來3年維持或擴大在東盟的銷售,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及越南依次為大灣區企業進駐東盟的熱門銷售地,特別是馬來西亞在「未來3年拓展東盟市場取向的排名」,由2021年排第三名,晉升至首位,越南則繼續是區內生產和採購的首選。該局研究副總監陳永健表示,雖然馬來西亞消費力不及新加坡,但因人口較多,較能吸引投資。商會人士指出,大馬各項條件俱佳,但政局充滿變數,投資者要注意。\大公報記者 李信
大灣區健康產業協會創會第一副會長林廣德向《大公報》表示,巴以及俄烏衝突拖累歐美經濟,東盟成為較佳的亮點,希望特區政府推出更多支持措施,協助港商拓展東盟市場。另有商會人士指出,雖然東盟市場潛力巨大,但各國社會與經濟情況各異,需要時刻留意政局變動的影響,避免前往一些政局不穩的地方投資,且要做足功課,多出外考察及結交朋友,了解當地實際環境之後,再作投資決定。
大華銀行籲港加強多邊合作
大華銀行大中華區行政總裁葉楊詩明則認為,香港有需要更積極與東盟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她說,每年在香港舉辦的多個國際性經貿會議,大都在東盟地區有着很大影響力,且香港宜加強多邊合作,例如積極與新加坡發展錯位合作,保持良性競爭,締造多贏局面。
報告顯示,吸引大灣區企業於東盟市場拓展業務的多個因素。當中,55.9%受訪企業認為,東盟規模龐大是業務拓展計劃的最主要原因,較政府的優惠措施和投資政策(49.6%)及持續增長的東盟電商市場(32.8%)所帶來的影響為高。
逾70%受訪企業表示,未來3年將開展或進一步拓展東盟業務,較2021年類似調查顯示有近60%更為踴躍。另外,目前已在東盟有商業活動的受訪企業中,高達96%表示未來3年會維持或擴大現有營運規模。
超過60%受訪企業預計在未來3年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進行銷售業務,而逾四成受訪企業有意在未來3年在泰國進行銷售業務,馬來西亞成為大灣區企業作為目前市場銷售的首選。
對消費品;商業、專業及金融服務;房地產、酒店及建造業;科技、媒體及電訊業這四大行業而言,受訪企業選擇東盟市場的趨勢相若,主要偏向馬來西亞、新加坡和泰國。對工業製品行業的企業來說,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越南則更具吸引力。馬來西亞於上述四個行業的受歡迎程度均勝於2021年的研究結果。
了解各地法規為主要挑戰
談及企業在東盟的挑戰,48.6%大灣區企業認為,掌握當地政府政策和法規是主要挑戰,其次為文化或語言障礙(38.7%),以及難以尋求合適的專才(26.4%)。有關結果與2021年的調查有顯著分別,兩年前的研究結果顯示基建不足、難以找到合適的當地合作夥伴及經營成本上升為三大主要挑戰。
報告顯示,53.7%的企業認同區域性貿易整合(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有利業務在東盟發展,其次是數碼化(51.9%)和成本管理(如將生產活動遷往成本較低的地區)(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