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修訂與東盟自貿協定書 涵蓋產品增至600項

◆商經局局長丘應樺認為香港和東盟將繼續緊密合作。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商經局局長丘應樺認為香港和東盟將繼續緊密合作。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為提升香港出口商的競爭力,商經局局長丘應樺昨簽署《修訂香港與東南亞國家聯盟(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協定〉)的第一議定書》,更新《協定》的特定產品原產地規則,將其涵蓋的產品類別由200多項增加至接近600項,讓香港企業在拓展日益增長的東盟市場時,可更簡便和有效地為更多特定商品取得香港原產資格,從而獲取優惠關稅待遇。

  通過《議定書》納入《協定》的特定產品,包括香港商號和廠家感興趣的不同類別商品,例如珠寶、藥物、食品和紡織品等。《議定書》的簽訂有助提升有關貨物的市場競爭力和促進貿易流動,為香港企業創造更多在東盟市場發展的商機。

  丘應樺:進一步推動經貿關係

  丘應樺表示,東盟是香港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自《協定》於2017年簽署以來,貨物貿易總額上升超過38%,在2022年達到約12,940億元。香港與東盟之間持續增長的貿易一直受到《協定》的帶動,反映《協定》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地位的重要性。

  他表示深信《議定書》的落實將進一步推動香港與東盟成員國的經貿關係。作為自由貿易的堅定支持,香港將與貿易夥伴攜手在區域繼續爭取貿易進一步自由化。

  商經局指出,香港和東盟將繼續緊密合作,促使《議定書》早日實施,令香港出口商可盡早從中得益。

  根據香港工貿署資料,在2022年,東盟位列香港第二大貨物貿易夥伴,亦是香港2021年的第五大服務貿易夥伴。香港與東盟的貨物貿易總額在2022年達12,944億港元,相當於香港全球商品貿易額的13.7%,而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亦錄得每年平均4.9%的增長。雙方的服務貿易總額在2021年則達1,011億港元。

  進口香港產品零關稅 去年增5.2%

  在2022年,東盟是繼中國內地之後,香港的第二大商品供應地。所有東盟的商品進口香港時均享有零關稅待遇。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香港從東盟進口的商品總值每年平均增長5.2%。在2022年,香港自東盟進口商品總值為9,344億港元,佔全部進口商品的19%。

  截至2021年底,東盟為香港的第三大向外直接投資目的地,有關投資存量為5,999億港元。東盟同時為香港的第六大外來直接投資來源地,有關投資存量為5,239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