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雅青綠 動感詠春 主創分享創作秘辛:以舞蹈詮釋中華文化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新年期間在港首演。
◆深圳原創舞劇《詠春》新年期間在港首演。

◆舞劇融入電影元素。
◆舞劇融入電影元素。

◆葉問開詠春堂,將中華武術傳播給所有人。
◆葉問開詠春堂,將中華武術傳播給所有人。

◆葉問與永成的感情戲頗受觀眾歡迎。
◆葉問與永成的感情戲頗受觀眾歡迎。

◆(左起)楊雲濤、周莉亞、馮雙白、韓真、陳頌瑛與觀眾分享舞劇創作點滴。 草草 攝
◆(左起)楊雲濤、周莉亞、馮雙白、韓真、陳頌瑛與觀眾分享舞劇創作點滴。 草草 攝

◆《詠春》一眾主演也在演後談環節與香港觀眾見面。草草 攝
◆《詠春》一眾主演也在演後談環節與香港觀眾見面。草草 攝

◆《詠春》融入嶺南文化元素。
◆《詠春》融入嶺南文化元素。

◆劇中以舞蹈展現高手過招的場面非常高技巧。
◆劇中以舞蹈展現高手過招的場面非常高技巧。

◆舞劇在舞美及道具上極具巧思。
◆舞劇在舞美及道具上極具巧思。

  剛剛過去的周末,兩套融入了不同傳統文化元素的舞劇在香港熱烈上演。由中國東方演藝集團創演的《只此青綠》,以雅致色調帶觀眾走入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由深圳歌劇舞劇院打造的《詠春》則富電影質感,將葉問的故事重現舞台之上。二者一柔一剛,盡現中華文化的美感與意蘊,贏得了觀眾的交口稱讚。有趣的是,兩套舞劇的核心人物是同樣二人:編導韓真、周莉亞。如何讓傳統文化與舞蹈兩相交融,各自煥發新生?在《詠春》的演後藝人談中,韓真、周莉亞與編劇馮雙白為我們一一解畫。◆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草草 攝:王徐峰、張曦丹

  韓真與周莉亞被稱為中國舞壇的「雙子星」,默契十足的二人到目前為止已經合作了6個作品,包括《沙灣往事》、《杜甫》、《花木蘭》、《永不消逝的電波》、《只此青綠》與《詠春》,多次斬獲荷花獎。這次《青綠》與《詠春》在香港相遇,被韓周二人戲稱為「五姐與六弟」打了個照面;偶然之下的巧合反倒讓觀眾有機會短時間內體驗兩個風格迥異的作品,也一窺二人的創作軌跡。

  武舞交融 一擊入魂

  《詠春》將舞蹈與武術巧妙融合,台上舞者的身段韻味及凌厲招式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馮雙白感嘆道,舞武融合,「難!」他分享自己20年前就曾創作過《風中少林》,講少林武僧的故事。「但當時的舞者做武打動作不像,我們就把真正的少林武僧請來一起演出。但他們根本不聽音樂,舞台上全聽師傅的號令,說走,就打,之後就靜止,舞劇的音樂完全不管的。」到了《詠春》,舞者們沉下心來練武功,最終舞台上的一招一式漂亮得不得了,馮雙白算是圓了夢。「舞者真正學了一年功夫,身體發生了巨大變化,出手有點模樣了。我估計韓真和周莉亞也認真學了,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惹她們。」他打趣道。

  在劇中演活了葉問的常宏基,可說是作品最大的驚喜。劇中不少高難度的空中翻騰動作,他如魚兒被拋出水面,又迅速滑回水中,身體柔韌得不可思議;打起詠春時又拳風短促凌厲。但最為人印象深刻的仍是他對角色的揣摩,舉手投足間如同葉問上身。

  常宏基7歲開始學舞,最初學的是拉丁舞,4年後才轉學中國舞,之後走上職業道路。他說,舞蹈與武術既有相斥點亦有相同點,要將二者相容,最需要克服的是發力方式與氣息運用的問題。「詠春的氣息是短寸,再中斷;舞蹈發力則更像是血液,氣息在全身流淌。如何互相結合?我們會進行節奏的變化,保留了傳統武術的套路和招式,再賦予它人物化。這套拳我們不能打得像學習詠春拳的學者,而必須要像葉問。」

  舞者找了大量的武術電影集錦來學習套招,也揣摩神態和發力方式。「結合的點,在武術的氣轉換為舞蹈的那一瞬間,我們練習了很久。在前期時,我們要忘掉舞者的身份去進行傳統武術的訓練;之後又要將舞蹈撿起來,展現它的美感和方向感。很多時候打武術時是背身,但因為我們是表演,在舞台上就必須切換為另一個方位和方向,這個我們研究了非常多。」常宏基說。

  雙線交錯 書寫平凡英雄

  《只此青綠》與《詠春》都採用了時空交錯雙線並行的敘事方式。《青綠》讓文博工作者與北宋畫家王希孟相遇,藉此不僅講藝術創作之跨越千古,亦致敬文博工作者對文物的探索、保護與傳承。《詠春》則更有煙火氣,72家房客一登場,小人物們活了起來。到了燈光師大春與葉問的互相「照亮」,則完成了主創對「英雄」的定義。

  馮雙白認為雙線敘事對創作者來說是極大考驗。「舞劇不說話,要講清楚兩個東西,如此之難。」他表示,《詠春》選擇葉問的故事,融入詠春拳,是為了表達,中華武術的精神不在於「打遍天下無敵手」,而在於其博大精深和人文關懷。「葉問掛上『詠春堂』的匾,要開館將中華武術傳播給所有人,我認為這才是葉問在香港做的真正驚天動地的事情。而現場線中劇組的拚搏,也傳揚了人文精神,二者重合了。年輕觀眾喜歡也是因為看到每個人都可以踏上這一步,開一扇門,見眾生見自己。這是中華武術非常精髓的東西。」

  韓真則認為,舞台用空間講話,兩個空間互相重疊又映照,有時又是一個空間穿過另一個空間。「劇中燈光師大春如此平凡,但在葉問最落寞時卻照亮他的身影。武術在電影中已經有了很多書寫,我們希望提供自己的立場與角度,劇裏的每一個人都是平凡人,所有人都可以在自己的武林中成為自己的英雄。」

  「縮小版」舞台 為世界巡演做準備

  兩齣舞劇在舞美及道具上極具巧思,旋轉舞台的運用帶來時空交錯的立體呈現。周莉亞介紹道,不論是《青綠》還是《詠春》,「所有舞台變化都按時間碼走,所有的氣口都經過成千上百次反覆合成。」

  這次兩個作品到香港演出,由於舞台比原始舞台小,團隊研究了世界上39個不同劇場的技術參數,將整個劇的布景舞美機關都按比例縮小,這個縮小版也將成為舞劇未來展開世界巡演的版本。「我們希望作品走出國門時以非常完整的狀態,而不是為了適應不同的劇場來取捨遷就。」周莉亞說,「舞台縮小,舞者也要適應。這個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要保證演出演出起來沒有任何變化,但其實變了很多。」

  縮小版帶來和原版不同觀感,馮雙白就分享道,在香港演藝學院觀演《詠春》,感覺更加強烈。「我在國家大劇院看時,覺得葉問怎麼離我這麼遠,也比較少看到他甩汗,這裏就老看到。氣氛很攏,小有小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