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脹改變消費模式 低價批量掃貨減開支

  香港文匯報訊 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通脹率居高不下,根據一項調查顯示,54%美國人曾聽聞通脹引起的貨品「加價減量」消息,64%的人對此感到擔憂。許多美國消費者不得不選擇改變消費模式,前往Costco等大型零售店以低價批量購買,以節省開支。

  育有兩名孩子的母親桑切斯表示,她以往從不認為自己是Costco的目標客戶,一向只在普通超市購物。然而通脹使她每周食物花費額外增加100美元(約781港元),育兒壓力驟增,因此不得不加入Costco成為會員,希望購買更多低價貨品。研究諮詢機構CFRA的森德拉姆表示,「在過去兩年間,Costco的會員數量增加13%,且會員依附性極大。」西北大學的貝克爾教授分析說,「顧客希望能在低價的時候預先購買,他們認為以後價格會變得更高。」

  買30件產品平均節省27%運費

  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油氣價格屢創新高,這也是美國消費者選擇批量購買食物和日用品的原因。 消費金融公司Lending Tree的金融專家舒爾茨指出,「如果單次購買30件產品,平均可以節省27%運費成本。」

  美國著名投資者庫班也採用批量購買,他表示他會一次購買大量牛肉,利用真空包裝機密封再放入雪櫃冷凍。庫班還分享他主要在Costco購買一些非新鮮食物或日用品,其中麥片可以節省30%、冰鮮魚肉節省15%、廁紙則節省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