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改善建議

  龐愛蘭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健康城市聯盟(香港)副主席

  垃圾徵費將於4月1日實施,全港住宅和非住宅的垃圾會按量收費,但最重要還是「源頭減廢」。政府曾於2013年提出「減廢」目標,即在2022年前把人均棄置量減至0.8公斤或以下,但2021年每日仍有1.53公斤,與目標相差甚遠。

  作為區議員及兩個屋苑的法團主席,感謝環保署署長徐浩光聽取筆者就垃圾徵費及綠在區區的幾點建議:

  1 . 政策宣傳不足及過於簡單,大多數市民不知道詳細情形。如大型家居垃圾如何處理?貼上11元標籤就可以?

  2 . 署方初步是半年適應期,期內盡量勸喻而不作檢控,並建議向公屋及三無大廈進行免費派發垃圾袋。筆者建議全港派發則會較易適應。

  3 . 業主組織或管理公司對監察違規者有難度,如加裝CCTV則會增加開支,希望政府能作出資助。這亦會影響管理處和業戶的關係。

  4 . 要積極在教育方面推廣。

  5 . 署方到訪屋苑進行宣傳教育工作次數有限,並集中於日間,建議增加到訪次數及延長時間至晚上。

  6 . 私樓勢要增加額外資源和人手處理,成本將轉嫁予業主,建議政府考慮按住宅數目提供一年津貼,以緩解其財政壓力。以御龍山1,375戶為例,條例生效後預計需兩名額外人手及一定數量的備用膠袋,每月額外支出約35,000元,即每戶分擔25元。

  7 . 除現時安排的售賣點外,亦建議於全港港鐵站範圍內(入閘機外)增加售賣點。

  8 . 建議綠在區區統一開放時間,假日及晚上開放以方便打工人士。

  希望大家都能為環境保護大局和民族長遠利益,做好自身環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