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察/歐洲實現戰略自主需要中國\宋魯鄭

  冷戰結束後,雖然中國對外發展的環境發生巨變,但依舊高速發展。西方則一直不斷變化手法炒作涉華各種議題。最初是「中國崩潰論」,後來則是「中國威脅論」、「中國負責任論」。現在則不僅有「中國增長到頂論」,還有「歐洲依賴中國論」。

  當中國迅速發展之初,美西方試圖阻撓和進行精神、信心打擊,所以大力炒作「崩潰論」。後來中國的崛起已經不容再唱衰,就搞出「中國威脅論」,試圖阻撓中國在世界上獲得相應的地位和認同,貶低和否定中國發展的價值和合理性,以為中國的進一步發展製造困難。在失敗後,西方轉而提出「負責論」。其目的不僅是要讓中國在不獲得相應權力的前提下為西方的問題承擔代價,還要通過這個方式減慢中國的發展。

  比如中國早在2010年就已經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現在經濟體量更是日本的三倍多,但在美歐控制的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投票權,仍然居於日本之後,其比例僅為中國經濟在全球比重的三分之一。

  從特朗普開始,美國接連兩任總統從過去主要依賴輿論戰轉向直接物理出手:接續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科技戰、人才戰。拜登在上任後的首場記者招待會上明確聲明,他將阻止中國超過美國。於是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增長到頂論」和「歐洲依賴中國論」又粉墨登場。

  中歐具共同戰略利益

  「中國增長到頂論」,目的是要「證明」中國不可能超越美國。只要有人信,那麼對中國的信心就會下降,對美國的崇仰就不會動搖,在國家方向的選擇上當然會偏向美國,從而達到美國低成本維持優勢的目的。

  至於「歐洲依賴中國論」,則是配合美國要和中國脫鈎的戰略需要以及從長遠削弱歐洲這個潛在競爭對手的戰略目的。美國要想遏制中國發展,不僅自己要付出代價和中國脫鈎,也需要歐洲的配合。而且美國還要以此避免歐洲漁翁得利趁機做大。但歐洲已經明確拒絕了。為此美國做了兩件事:一是藉俄烏衝突,炒作中國站在俄羅斯一邊,試圖破壞中歐關係,然後又炒作台海問題,以嚇阻歐洲對華投資和進一步擴大經貿合作,從而實質性造成歐洲和中國脫鈎;二是推出「歐洲依賴中國論」,「提醒」歐洲要擺脫或者減少對中國的依賴,實現經濟安全。甚至還可以上升到歐洲戰略自主的高度。

  應該說,美國已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分化目的,「依賴中國論」已經成為歐洲上下的共識並影響到決策。2023年3月,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最先提出對華外交和經濟「去風險」,2023年六月歐盟發布了備受關注的《歐洲經濟安全戰略》,提出將實行更加嚴格的投資監管和出口限制,對涉及安全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引入審核機制,以打造「更具韌性的」供應鏈,以達到去風險的目的,可謂劍指中國。

  中國增長到頂,顯然不符事實,「歐洲依賴中國論」更是完全站不住腳。

  首先從地緣政治角度講,中歐相隔遙遠,歐洲也已經放棄爭霸,雙方沒有安全衝突,沒有戰略利益上的對立。更重要的是,中歐還有共同戰略利益。對中國而言,美國的遏制是發展的最大威脅和障礙,考慮到兩國的實力,中美戰略博弈將長期主導世界格局。中國要完成現代化最後一里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跨過美國這一最大障礙。因此中國需要歐洲是戰略性的,中歐關係越密切,越符合中國利益。中國不可能去做損害歐洲利益的事情。2020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中國並沒有利用自己的產業鏈和製造業優勢去謀取不合理的利益,而是對歐洲無條件提供口罩等抗疫物資。《歐洲經濟安全戰略》非常注重關鍵原材料,比如稀土和鋰。雖然中國處理和生產世界上90%的稀土元素和全球60%的鋰,但中國從未利用關鍵原材料的壟斷性地位針對歐洲。

  「歐洲依賴中國」是假議題

  對歐洲而言,它要深化一體化,實現戰略自主,應對內外的挑戰也都需要中國。特別是美國民粹主義和單邊主義日益崛起以及歐洲失去俄羅斯之後,面對大國競爭的時代,中國就更成了它最主要的選項。

  因此從道理上講,雙方都不應該不信任和擔憂對方。即使一方對另一方有依賴,也不會成為風險,依賴本身就是個假議題。

  其次,從經濟數據上看,也不存在歐洲依賴中國。2022年,中歐貿易額為8563億歐元,僅為歐盟對外貿易額55752億歐元的15.3%,也低於歐美的8677億歐元。

  再看歐盟的主要國家。德國高度依賴對外出口,它的第一大出口國長期以來都是美國。根據2023年10月的數據,德國當月對美國出口135億歐元,對華出口則為79億歐元,對英出口都達到66億歐元。至於德國對歐盟成員國出口,更高達679億歐元,是中國的九倍多。

  無論是從中歐貿易還是法德對華貿易,都無法得出歐洲依賴中國的結論。事實上,由於中國對歐洲的貿易順差高達4000億歐元,從理論上講應該是中國依賴歐洲。就如同台灣和大陸有大量順差,世界一致認為台灣依賴大陸。但這個數據在美國眼中反倒成為歐洲依賴中國的「證據」!

  坦率的講,有着共同戰略利益的中歐各自都處於發展的關鍵時刻,合則兩利,分則兩損。應該說中國比歐洲更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但我們相信,巨大的挑戰和現實的壓力終會令歐洲跟上中國的步伐,攜手打破所謂的「歐洲依賴中國論」,打造中歐互利合作的新時代。

  旅法政治學者、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