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電子現金支付並行,更顯社會包容

  香港與內地恢復通關一年,南下北上川流不息,深港「一小時生活圈」逐漸成為現實。但由於兩地支付習慣仍有差異,對不習慣電子支付的港人來說,去內地消費可能面對拒收現金的煩惱。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內地有關部門要求商家接受現金支付,並嚴肅處理拒收現金的商戶,央行更與全國逾75萬家商戶簽訂「不拒收現金承諾書」。這為香港帶來啟發,特區政府一方面要大力推廣電子支付,另一方面也要照顧有「數字鴻溝」的市民,特別是長者群體,這是「為民政府」的應有責任。

  電子支付在內地早已成為主流,點餐、搭車、購物、訂票等等都是用手機搞掂,「錢包」過時了。然而,這並不代表電子支付可以取代現金交易。內地有調查顯示,在長者當中,75%經常使用現金;在縣以下鄉鎮地方,經常使用現金的比例佔80%以上;在城市,中小微企及進城打工者仍然經常使用現金。不難估算,現時在內地主要使用現金的人群仍數以億計,如果拒絕現金支付,這部分人勢必寸步難行。現實之中,的確有商戶為了節省招聘收銀員及到銀行存款、取款等成本,拒絕現金支付,引發維權官司。

  支付方式不僅是個人選擇,更涉及法律問題。現金是法定貨幣,是最基礎、最傳統的支付工具,現金在應對突發事件、自然災難時更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而包括電子支付在內的非現金支付其實是建立在現金的基礎之上。亦因此,內地相關法律早已明確拒收現金是違法行為,也一再處罰違規的商戶。就在日前,兩間拒收現金的公司被央行處以罰款。

  允許消費者現金支付,有利新時代下展現國家對外高質量開放的形象。對人生地不熟的外國遊客而言,使用電子支付很不方便,一來未必習慣電子支付方式,二來電子支付需與內地銀行卡捆綁,要遊客到內地先開銀行戶口,的確是勉為其難。疫情過後,內地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月前更宣布對多個國家實施免簽證政策,旨在吸引更多外國遊客到內地觀光留學經商,在支付方式方面尊重外國遊客的習慣,是實事求是的做法。

  香港在電子支付方面起步較晚,但三年疫情令網上購物成為風尚,電子支付在香港也漸成氣候,年輕人精於此道。香港復常後,大批港人北上消費,有了全新的體驗,切身感受到電子支付的方便快捷,商家也在積極迎合這一潮流。某程度上,普及電子支付是香港打造「智慧城市」的體現,有助吸引更多內地客來港消費。

  但另一方面,儘管電子支付是大勢所趨,但總有一群人會繼續使用現金。早前有市民投訴某連鎖咖啡店拒收現金,在網上也引起不小的爭議,預示在本港,商家拒收現金的情況可能會增加,特區政府、香港社會必須正視這一現象,在公共和商業設施方面需要繼續為這群人提供方便,辦實事。這包括,銀行要保留現金儲存及提取的窗口,商戶要繼續保留收銀員職位,出租車不能完全網約,如此等等。

  社會在急速向前發展的同時,要切實關心照顧到少數群體和弱勢群體的利益,要有「一個都不能少」的人文關懷。現金支付與電子支付的「二元」體系將會長期共存,兼容並包乃是文明社會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