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豬價續走低 豬農養多蝕多

◆莊忠平所經營的農場現時用單獨區域存放豬糞,與飼料通道分隔開。
◆莊忠平所經營的農場現時用單獨區域存放豬糞,與飼料通道分隔開。

  香港豬肉零售價不算便宜,超市售價每斤約為80元,街市亦近40元,較深圳約20元人民幣一斤貴近一倍,但本地豬農卻未必有更多收益。本身是香港禽畜業聯會主席的養豬場負責人莊忠平日前向香港文匯報表示,養豬是一門生意,同時是豬肉產業鏈條上的一環,「大環境好、活豬價錢好,大家就會養多些豬,(現在)價錢低,就是養多蝕多,現在可以說是無利可圖。」

  由一頭活豬到消費者手上的豬肉,其間經過多個環節。如果是內地進口豬隻,須來自指定供港活豬養殖場,由領有漁護署發出許可證的3間進口商引入,豬隻要經過內地檢查站及食環署轄下牲畜檢疫站的雙重檢查,及格後運往上水屠房或荃灣屠房,其後進行拍賣。本地養殖的豬隻則可直接運往有關屠房,進行拍賣。

  拍賣送宰再檢驗 層層皆有成本

  完成拍賣的豬隻會於24小時內屠宰,宰後還要經過檢驗,及格後才會由運肉車運載出售;若宰後檢驗不及格,屠體及內臟會被銷毀。因此來到消費者手上的豬肉已經過層層產業鏈,每一層都有相應成本。

  對豬農來說,影響最大的是活豬價格。過去幾年香港活豬拍賣價格大起大落,2019年8月時達到高峰,逾4,000元一擔,非洲豬瘟爆發後亦有小高峰,2021年初每擔平均價為約3,500元,其後因內地活豬供應增加,價格逐漸下跌,2023年豬價走勢由年初時約1,400元一擔幾經調整,到年底跌至1,100多元。

  業界促打擊供港貨冒本地貨

  莊忠平指,活豬價格走低,令養豬戶利潤微薄,同時有內地豬冒充本地豬銷售,也讓零售市場價格混亂,進而影響拍賣價。他解釋,不少市民偏愛本地黑毛豬,願意出價略高購買,有些零售檔口亦受利益驅使,將內地供港豬肉掛牌充當本地豬,「劏完的豬,肉眼未必能看出區別,消費者可能就這樣買了。」他希望食環署對此能加強巡查,保護本地豬農利益。

  ◆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