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建議/激活香港經濟的九個建議\胡恩威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今年經濟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這對香港的發展也有高度的啟示意義。在中央全方位支持下,經過近四年來的發展,今天的香港社會穩定,邁向新的發展階段。恢復了「穩」,下一步要「進」。穩定後要「進取」,有社會經濟進步才能夠維持穩定。

  香港目前需要創造更多投資機會,香港不缺資金和人才,缺乏的是投資意欲。香港過去習慣了那種容易賺錢的地產經濟模式,以地產為主要投資,導致投資不夠多元。香港如何創造更多元的投資生態?

  去年12月完成區議會選舉,完善地區治理體系,十八區區議會形成了「愛國者治港」格局。香港需要激活經濟,首先由地區治理層次開始,激發投資,創造一個多元和創新的投資氣氛。

  要做到「穩中求進」,香港特區政府就要在這個「進」字下功夫。從前香港的單一地產金融經濟模式,並未能夠令香港有多元化發展。所以「進」的意思就是要香港的經濟模式「進」化,要改變利益固化。利益固化並不是等於排除地產金融業,而是除了地產金融業外,應該投資更多不同的實體產業,讓更多產業在香港落地生根和發展,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短期來說,有一些方法是可以激活香港人的士氣,令香港有着一個更積極進取的想法。

  簡化餐飲牌照申請程序

  第一,加強官民合作,旅發局與廟街商戶合作推動的「廟街夜市」是一個好例子,有些人將廟街夜市與商戶說成對立關係,認為夜市會搶走商戶的生意。這是一種單一利益固化的思想模式。實際上,夜市能夠吸引遊客,刺激本地市民外出消費,對商戶也是一件好事。

  香港需要訂定新的市集政策,香港除了名勝觀光點外,其實旺角花墟,連同附近的金魚街和雀鳥花園可成為賣點,吸引喜愛鳥語花草的旅客。甚至除了年宵外,可利用附近球場舉行定期花市市集,同時可創造就業機會。要香港激活經濟,市集是必需要的,不一定是夜市,日市也可以,各區區議會可以推動各式形式的市集。

  第二,活化地區特色的產業發展,可以利用商場空間,鼓勵發展商更好利用商場空間。地政總署可為法例拆牆鬆綁,讓商場有更多彈性在室內外舉辦多元化營商活動,創造更多商機。

  第三,食物環境衞生署可簡化「公眾娛樂場所牌照」的申請程序,鼓勵更多餐飲業結合現場音樂表演,並應該促進戶外空間的表演娛樂。相關法例也要與時並進,不能停留在那種過分苛刻的標準。看看上海有「話劇大廈」之稱的亞洲大廈,是成功結合劇場、酒館、餐廳和表演的例子,它的成功就是因為有政府的政策配合。

  第四,餐飲牌照申請程序可拆牆鬆綁。目前申請食肆牌照的流程非常複雜,對中小型餐廳規管也十分嚴格,導致飲食業的經營成本大增。大家到東京看看,有很多中小型食肆非常蓬勃,就是因為經營成本較低。現在香港咖啡館林立,就是因為咖啡館牌照申請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政府可對中小型食肆有着不一樣的做法,促進一些中小型餐飲業有更好的生存空間。

  第五,善用天橋底和海濱、荒廢學校、閒置官地等空間,如何利用這些空間去創造更多價值?可以開拓餐飲及市場等項目,海濱不單只是緩步徑和寵物公園,而是根據不同地區的特色,按不同的主題建設發展。各區民政事務專員可積極主動提出地區發展建議,鼓勵區與區之間的良性競爭。區議員也要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助力政府展現地區魅力,發揮香港不同地區的潛能。

  第六,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海魚養殖和農業牌照申請可鬆綁。現時有不少農地和魚塘魚排荒廢,政府可鼓勵餐飲業和農業結合。食材是餐飲業重要的命脈,目前香港餐飲業經營成本貴,首先租金高昂、食材依賴入口所以價格不便宜。如果有政策支持漁農業發展,就可讓農地魚塘魚排賦予更多可能性,成為本地的資源。另外,香港有著名的地質公園、優美的海岸線、離島漁村、歷史悠久的客家村,可以好好開發,成為旅遊資源。

  第七,加強與內地合作,在更多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增加往來兩地的人流。長遠來說,只要香港有吸引力,就自然會造成兩地對流。現在單邊對流是短期趨勢,若果兩地對流將會製造更多產值,對香港和內地都有利。有人認為,短期來說兩地對流或會令香港失去吸引力,但長期來說,香港應鼓勵實體投資而不是單純的金融投資,這是一個核心問題。例如尖沙咀凋零,就是因為租金太貴,投資模式要改變;若果現時地舖租金減一半和租期延長;相信會吸引願意投資零售餐飲業,甚至乎吸引更多內地商戶來香港進行投資。所以政府不單只要有政策,而是要有整體配套。

  第八,市區重建,市建局角色很重要,市建局不應只做大型發展項目。一些中小型項目可與地產以外的商業機構合作,又或者與社企和非牟利合作,甚至可鼓勵和文創集團合作,學習借鑒內地及世界各地城市以文創產業模式去做市區重建的經驗。

  建立香港文創內容庫

  第九,促進社交媒體有關香港旅遊文創的內容庫(content pool),香港電台可以是一個平台去提供這些內容,現在YouTube上有不少介紹香港的視頻,但內容不夠多元、數量不是夠多、語言不夠多樣化。香港不是沒有好的餐飲和旅遊資源,但怎樣才能令內地和海外旅客認識香港的不同面貌?大家到YouTube看看,平台上有海量介紹日本、韓國的視頻資訊,而且形式活潑創新,香港有需要在這方面下功夫。

  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