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何俊賢:讓港人了解漁農業 促落實長租約助業界「升呢」

  香港立法會漁農界議員何俊賢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樂見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引入虛擬實境等高科技,讓市民了解漁農業,進而支持本港漁農業發展。他指出,香港漁農業因受限於租約時間、政府支持力度不足等,難以發展高科技技術,經營規模日趨縮減,呼籲特區政府盡快落實《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包括提供5年至10年較長的耕地租約,令承租者有動力落實現代科技耕作技術,保障及促使本港漁農業發展。

  「市民生活雖然天天要靠漁農業產品,但很少機會接觸漁農業。透過虛擬實境等高科技了解農產品生產過程,有助市民珍惜和支持香港漁農業發展。」何俊賢表示,香港九成農地被大業主持有,本地農民只能憑短期租約租地耕地,自然欠缺動力發展高科技農耕技術,「絕大部分還是只能進行最傳統人力耕作,生產規模自然大受限制。」

  2023年財政預算案提出注資10億元推動漁農業界升級轉型、邁向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何俊賢認為有幫助,但難以扭轉本地漁農業日趨縮減的趨勢,「投資現代化農耕動輒要數百萬元成本,以目前普遍一兩年的短期農地租約,根本難以回本。」他期望《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中提出的農業園項目能盡快落實:「農業園提供5年至10年的耕地租約,承租者才有動力落實現代科技耕作技術,提高本地農產品市場比例。」

  何俊賢認為,有必要維持市場有一定比例的本地漁農產品,「例如疫情期間,內地供應突然中斷,就全賴本地生產維持市場供應。」他強調,保持本地漁農業一定規模,既保障該些傳統行業從業人員生計,亦有助市場多元化,以及提高本地食品安全保障。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