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將籌辦延安考察團及相關教育活動

◀ 教育局表示,將籌辦延安考察團及相關教育活動。圖為香港學生去年到延安考察學習。資料圖片
◀ 教育局表示,將籌辦延安考察團及相關教育活動。圖為香港學生去年到延安考察學習。資料圖片

▲蔡若蓮表示,教育局一直致力推動歷史教育。
▲蔡若蓮表示,教育局一直致力推動歷史教育。

  蔡若蓮:讓同學全面認識「長征」歷史 培養愛國情操

  今年是紅軍「長征」出發九十周年,為進一步讓學校師生認識「長征」蘊含的時代意義與革命精神,特區政府教育局與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昨日集合線上線下方式合辦「紀念長征九十周年(1934-2024)研討會」,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表示,「長征」既是中國近代歷史的轉折點,也是先輩們懷抱理想、矢志不渝的人格寫照。她透露,教育局後續將籌辦延安考察團及相關教育活動、發展「長征」及中國共產黨史的教學資源,讓同學全方位學習這段歷史,更期盼同學們珍惜學習機會,踴躍參加且善用教學資源,以提升自身國民身份認同,培養愛國情操。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鼎煌

  是次研討會面向中學中國歷史科、歷史科、公民科、經濟與社會科、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及小學常識科科主任與教師報名參加,由多名歷史學者及前線歷史教育工作者分享,以促進歷史教育交流,及增進教師們對中國現代史中「長征」課題的認識,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蔡若蓮在研討會開幕禮暨主題演講致辭時表示,1934年,為了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圍攻,中國共產黨決定領導紅軍,離開南方的革命根據地,踏上了戰略轉移的征程。多路紅軍長驅兩萬餘里,縱橫十餘省,強渡滔滔急流金沙江、大渡河,征服皚皚大雪山,穿越茫茫草地,突破重重圍困,終於成功在陝甘寧地區會師,並以延安為大本營,發展革命力量,開啟了中國共產黨歷史的新篇章,後人稱這段歷史為「長征」。

  「長征」體現民族自強不息

  她指出,紅軍在「長征」的過程中展現出各種高尚品德:無畏、堅毅、不怕犧牲、懷抱理想,在逆境裏保持樂觀,在危難中不失信念。雖然「雄關漫道真如鐵」,但以「萬水千山只等閒」的豪情,無懼遠征艱難,充分展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體現中國傳統高尚的道德情操。

  蔡若蓮表示,教育局一直致力推動歷史教育,尤其是認識國家在近代波瀾起伏的歷史發展,強調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香港中國歷史科及歷史科課程不可或缺的內容,從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國共關係的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以至建國後的歷史及成就,都是年輕一代需要認識的課題。

  研討會上,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邱捷以「內地歷史教材如何講述長征勝利原因與歷史影響」為題作主題演講,以一個中國近代史研究者、內地大學《中國近代史》教材參編者的視角談自己的理解,並對若干種有關長征的參考書做簡單介紹。

  九龍工業學校副校長劉偉華分享了長征教學設計,主要分為三方面:一是「長征」教學的理念,該教學設計參考官方及民間資料,歸納出「長征」代表的時代精神,作為本教學設計的主軸。二是課堂教學的主線,從歷史時空,以及紅軍長征經歷14省,克服險惡地形及變化莫測的氣候,突破重重包圍,抵達延安,其間展現的堅定信念和犧牲精神。教學設計利用歷史、地理、氣象等知識,輔以實境影像,引導學生了解長征過程的艱險以及成功的關鍵。三是延伸學習,擴展學生對長征的認識及深化其反思長征精神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