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零售數據佳源於灣區融合強勁動力


  近月不斷被狂吹「冷風」的零售市道,零售業總銷貨價值卻連升12個月。政府統計處昨日公布,2023年11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臨時估計為342億元,按年升15.9%,比市場預期的11.6%遠高出近四成。同時,標普全球公布去年12月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為51.3,按月升1.2,顯示營商環境好轉,改善程度是5月以來最佳。但在一片向好數據之下,為何與打工仔的感受有差距,值得政府和各界深思。

  11月零售數據升幅遠高於市場預期,政府發言人歸因於訪港旅遊業恢復,並預期隨着旅遊業進一步恢復會繼續惠及零售業。對於有人歸因於政府帶頭舉辦多項大型盛事,有經濟分析師認為,夜繽紛等本地各種刺激消費活動,最快要到第二、三季才見成效。

  不論是連升12個月,抑或是上升幅度(去年首11個月合計升得更多,同比上升17.1%),數據明顯顛覆了市面上一些習非成是的論調,包括有業界團體不斷狂呻本地消費沒有明顯反彈,或者是近期時興的港人北上消費明顯影響香港零售銷售等說法。

  事實上,長時間的零售業銷售價值上升,正好說明了經濟學上一個粗淺道理,亦即與其他地區頻密的人員交往,有利於促進當地的餐飲、住宿、購物以及交通運輸等相關產業,刺激貿易和商業活動,並需要更多的服務和工作人員,從而不知不覺地從各個層面促進當地經濟增長。據旅發局統計,去年前9個月,內地旅客佔訪港旅客總人數約八成。在西方政治因素不利香港的情況下,連串實際數據說明,進一步深入推進大灣區融合,帶動人員往來,是香港利之所在。

  細閱去年11月的零售數據分類,增長較多是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按年升逾六成;衣物、鞋類等製品升五成;藥物及化妝品升幅亦近四成,這些傳統上都與旅客消費有較密切的關係。但值得留意的是,與本地居民基層密切相關的超市和耐用消費品,就錄得5%至6.5%的跌幅,說明基層家庭收入仍有待改善。這一情況在失業率下跌,全年經濟錄得增長,勞動力供不應求等連串利好勞工的數據下,顯得格外刺目。如何讓市民分享經濟成果,提升幸福感,相信是考驗為政者的一大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