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自由戲】「燒賣」五花八門 風味各具特色

◆ 呼和浩特的「捎賣」是一種加餡蒸熟的麵食,以白麵、牛肉、羊肉為原料。 資料圖片
◆ 呼和浩特的「捎賣」是一種加餡蒸熟的麵食,以白麵、牛肉、羊肉為原料。 資料圖片

  說到香港小食,我相信大家一定會聯想到「燒賣」,它幾乎是所有夜市必備的小食。前陣子某夜市的燒賣20元4粒,更成為新聞熱話,一時間,「燒賣」成為了全港都關心的食物。或者是我不想蹭熱度,又或者根本是我沒有新聞觸覺,所以我待到今天才寫燒賣——尤其當我在深圳吃了一籠「羊肉燒賣」,一時間激發我寫一篇有關燒賣的散文。

  事實上,「燒賣」這種小吃,相信大江南北的朋友都不陌生。在粵省以北,有時會稱燒賣為「燒麥」。像揚州、上海等地的燒賣,就跟香港的大不同。江南燒賣的內餡多數是用醬油炒過的糯米和豬肉、香菇丁等材料,雖然不是常吃的味道,但我還是很喜歡,每次到上海一定要買十個八個吃過癮。

  「剪花饅頭」是燒賣?

  燒賣到底起源於何時?目前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說法,但在明代姚旅《露書》、洪楩《清平山堂話本》等已經有燒賣這種食物的出現,所以估計最遲在明朝已經在民間廣泛流傳。而在元朝《飲膳正要》中曾經記載過一種叫「剪花饅頭」的食物——它的材料是「羊肉、羊脂、羊尾子、葱、陳皮」,然後包進饅頭,再用「剪子剪諸般花樣」,最後蒸熟並「用胭脂染花」。這個「剪花饅頭」無論外形還是烹調方式都跟明清的燒賣極為相似。

  元代這「剪花饅頭」以羊肉為主要餡料,似乎跟我們想像中的燒賣很不一樣。事實上,燒賣一直都是千變萬化的。像《儒林外史》的燒賣便是用鴨肉、豬肉來包;而《帝京歲時紀勝》記的燒賣則是配以「鹵餡芽韭」。由此可見,到了清代,燒賣的風味已經很多樣化,而且時人也樂於深入精研燒賣的技藝。

  對!說到燒賣的歷史,怎能不說說「稍麥」與「捎賣」?

  「稍麥」與「捎賣」有何不同?

  無論「稍麥」,還是「捎賣」,都是燒賣的別稱。根據清乾隆年間人李斗著的《揚州畫舫錄》記載,揚州有許多酒樓,其中有一間名為「文杏園」,「以稍麥得名」。「稍麥」是清代流行的叫法,但這不是最早的記錄。有一本叫做《朴通事》的元代高麗學習漢語的書籍,便記載元首都大都市有店家賣「素酸餡稍麥」。這個「稍麥」,按《朴通事諺解》內註解,「以麥麵製成薄片,包肉蒸熟,與湯食之,方言謂之稍麥」,跟前文所說的「剪花饅頭」很接近,估計就是今日說的燒賣。 

  至於「捎賣」,更是一個別致的稱呼。據1937年成書的《綏遠通誌稿》說,呼和浩特市(其時名曰「歸化」)有一種叫做「捎賣」的食品,「自昔馳名遠近」。因為它是「茶肆附帶賣之」,而俗語稱「附帶」為「捎」,故稱「捎賣」。呼和浩特市的「捎賣」,大概就像我最近吃過的那種羊肉燒賣,味道簡單,就是靠食材自身新鮮取勝。

  幸好,我不打算逼自己選一種燒賣作為最愛,否則這篇文章真不知道如何可以寫下去。

  ◆葉德平博士,香港作家,香港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系高級講師,教授非物質文化遺產等科目,曾出版多本香港歷史、文化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