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鵬情萬里】2024·甜蜜起步

  趙鵬飛

  新年總得有個好意頭。2024年的第一天早上,特意從堅尼地城沿着海濱,跑步跑到北角糖水道,全程12公里,用時1小時。跑畢,站在糖水道路牌下特意發了一條訊息給朋友,新年第一天,大家一起甜蜜起步。

  如同書局街上無書店,糖水道上也並沒有望文生義開設着林立的糖水舖。大約100年前,印尼華僑富商郭春秧,在北角買了一塊地,原本打算填海平整之後建一間糖廠,不料糖價下跌,又碰上了省港大罷工,於是整塊地改成了住宅項目。甜蜜的事業沒有發展起來,糖水道這個街名,倒是和春秧街一起,為港人所熟知。近幾年,因為這一帶樓宇古舊,東南亞風格濃郁,居住的人口又十分稠密,拍出的照片極具特色,於是頻頻登上內地的社交媒體,慕名來打卡、創作的人日漸增多,春秧街和糖水道的名聲,也隨之擴散到了內地。

  內地和香港疫後恢復通關,港人北上的勁頭,明顯要比遊客南下赴港來得更為積極。香港入境事務處最新的數據,就是最好的證明。截至2023年12月30日,香港居民全年有5,334萬人次北上,其中超過4,000萬,是經由深港口岸出境的,這一數字,已經恢復並超過了2018年的水平。而過去一年南下訪港的內地遊客,則錄得2,654萬人次,遠低於2018年的6,500萬人次和2019年的5,500萬人次。只看數字,香港對遊客的吸引力似乎正在大幅下滑,就連港人也不願意留守消費,而這輪潑天的富貴,正正降臨在又平又靚的深圳頭上。再稍微琢磨琢磨,便會覺得看似消費流失的窘境,實在是香港坐地升級的又一次契機。

  巴掌大的香港,何以能躋身國際金融中心,又何以能一直在各類世界城市競爭力排行榜中穩居前列?粗粗盤點,不過是因為兩個原因。一是住在這裏的人,善謀善斷,擅長從中準確捕捉掙錢的機會。二是中外社會制度不同,居中而處的香港,得中西交匯之便,完美調和了兩者發展經濟的大同與小異。回看1949年到現在,香港經濟上的兩次成功轉型,一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藉各類企業主和難民大量湧入,順勢而為,造就了輕工業製造中心和出口基地,崛起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一次是內地改革開放,香港將生產製造環節趁勢轉移到了成本更低廉的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獨特的「前店後廠」模式,貿易、物流、金融,以及各類生產性服務業極速成長,香港再次成功轉型成為連接世界資本與中國內地市場的國際金融中心。眼下,世界又一次處於劇烈的變革之中,樞紐之利亦是漩渦中心,香港到了第三次轉型升級的十字路口。是向下兼容,與一河之隔的深圳同台競爭?還是向上爭取,藉助「一國兩制」獨特優勢,再次謀劃領銜整個灣區的卓然地位?都是香港所有持份者必須要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港人大舉北上消費,大可視作消費分層的一種趨勢。既然深圳已經又平又靚又得人心,那香港不如索性把又國際又高端又叫人艷羨的消費,作為重點發力的一個方向。金字塔頂端能站的人固然不多,這個群體的消費能力自然也值得期待。特區政府正賣力推進的家族辦公室、高才通等一攬子發展計劃,就是在為香港又一次整體升級所做的積極準備。而日益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國,也需要這樣一座可以吸引全世界頂尖人群的香港客廳,把中國內地頂尖的好產品、好技術、好文化,乃至於好風尚,展示並推介給全世界。當然,極具本土特色的大眾層面的旅遊、餐飲消費,也不能抱殘守缺,簡單呼籲市民留城消費,在顯著改善服務質素的同時,激活港人靈活經營之利,主動擁抱移動社交文化,不斷推陳出新,才是積極進取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