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料未來3至5年私宅落成量續減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踏入新的一年,市場關心樓市走向以及供應情況,仲量聯行發布《香港住宅銷售市場綜述》,預期2026至2028年的私宅落成量將較2023至2025年期間減少44%,主要由於私宅動工量顯著減少,由2020年的21,495伙跌至2022年的12,254伙。

  去年首9月私宅動工量微升

  此外,去年因疫情導致部分項目延期,儘管去年首9個月動工量略見回升至13,379個單位,惟去年出現的反彈幅度仍較預期低。將過去5年(2019至2023年9月)的動工量與前5年(2014至2018年)比較,供應量缺口為13,705伙,反映未來3至5數年的落成量將減少。報告指出,儘管政府採取了相當多的政策來透過新發展區增加住屋供應,長期私人住宅落成量主要取決於私宅發展的順利推進。仲量聯行預計2026至2028年的年度私宅落成量將較2023至2025年減少44%。

  買家的置業意慾持續減弱,加上發展商在高利率環境下面對融資壓力,對地產發展產生了實質影響。在住宅發展周期的每一階段,從賣地數目到工程動工量,都有很明顯的放緩趨勢。鑑於樓價前景黯淡,該行預計這種趨勢將會持續。為了使私宅供應機制重新回到正軌,市場將需要更多的措施支持。仲量聯行項目策略及顧問部資深董事李遠峰表示,供應量減少的另一原因是賣地欠佳。2023至2024年財政年度的首三個季度,特區政府售出的地皮預計只能興建1,775個私宅單位,遠低於過去十年平均每年7,432伙的水平,甚至不及四分之一。

  去年首9月獲批私宅圖則跌近半

  報告又指出,本港新項目規劃放緩。據仲量聯行數據顯示,2023年首9個月獲批的首次提交私宅建築圖則涉及的總樓面面積僅達到2022年的55%,也只相等於2019至2022年每年平均49%的水平。一般而言,項目在獲批建築圖則的一至兩年後會開始動工,而這些對應的總樓面面積減少,意味未來住宅單位動工量的進一步下滑。此外,本港私人重建步伐亦見放慢。報告稱,私人發展重建項目向來是私人住宅供應的主要來源,佔2022/2023財政年度私宅土地總供應量一半,特別是在市區。但2022年僅錄得22宗強拍申請,較2019至2021年的三年平均數29宗為低。而截至2023年9月,土地審裁處僅收到4宗強拍申請,顯示下跌趨勢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