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專欄/醫健通對醫療服務發展舉足輕重\楊樂思、舒振慧
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自2016年啟用以來,一直是政府醫療體系發展的重點。不論是去年發表的基層醫療健康藍圖或是近年的施政報告,都強調醫健通的重要角色,有助促進醫療體系內的數據和資訊流通。截至今年10月,全港有超過八成市民已經登記醫健通,以便獲授權的醫護人員存取其病歷。
醫健通的發展必須緊扣市民的服務需求。其中,精神健康及中醫服務的需求正在快速上升。就精神健康而言,市民現時平均需等候40周,才能於醫院管理局(醫管局)專科門診診所精神科就醫,比三年前的輪候時間上升近五成;而醫管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在2022年有逾一百五十萬人次就診,相較2014年約一百萬人次升超過四成。市民對精神健康及中醫服務的龐大需求可見一斑,但醫健通在這兩方面的資訊流通卻未盡完善。
實現跨專業數據溝通
在精神健康服務方面,雖然公私營界別的精神科醫護人員可使用醫健通讀取病人資訊,但醫療界別以外的服務提供者,如社工及臨床心理學家仍未被納入醫健通的覆蓋範圍內,亦未有其他平台讓橫跨醫社界別的專業人員可以有效地溝通。
此外,社福界不同機構的社工仍以傳統的通話模式交流,未有任何電子數據紀錄或交流平台可以使用,加上他們常要依賴病人的自我申報,這種獲取資訊的方式不但花費較長的時間,其準確度亦大打折扣。
醫社界別的服務提供者若獲取的資訊不完整或不準確,會影響對求診者的治療。而醫健通上的資訊不互通,亦令求診者可能需接受重複檢查及問診,耽誤治療時間之餘,亦會加重其心理負擔。
隨着地區康健中心即將推出為市民提供精神健康評估的先導計劃,政府應擴大醫健通覆蓋範圍至社福界人士,實現跨專業護理團隊之間的數據溝通,提升治療效率,簡化護理程序。
具體而言,政府可參考澳洲的「我的健康紀錄」計劃,將醫健通的健康檢測結果、治療情況及照護方案等資訊,授權予主要的醫護及社福人員,例如精神科醫生、臨床心理學家和社工等,令其能透過該平台及時和合適地獲得患者的臨床及精神健康資料,並能運用系統與其他團隊人員進行交流。
擴大中醫藥資訊互通範圍
至於中醫方面,全港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目前使用「中醫醫療資訊系統」以儲存臨床數據。此外,醫管局亦推出「醫承通」供私營的中醫服務提供者使用,以連接至「中醫醫療資訊系統」。目前,這兩個系統均可連接「醫健通」,供中醫師及其他醫療專業人員查閱患者診療紀錄。可惜的是,該系統現時在中醫界別使用者寥寥可數。根據香港立法會資料,在超過10000名註冊中醫師中,僅有640名中醫師登記「醫健通」,數字並不理想。
雖然中醫醫療資訊系統已與醫健通互通,但當前紀錄互通範圍有限。在中醫界別內,與診斷相關的互通內容並不包患者的主訴和病史;同時,中醫師無法取閱其他界別醫療資料,例如轉診紀錄和其他檢查報告等,造成資訊障礙。
為改善這種情況,政府應以患者為中心,與其他醫護專業人員討論並明確透過醫健通擴大資料互通範圍,確保患者獲得全面和協調的醫療服務,並保障患者的私隱及個人資料安全。
同時,中醫界別的組織亦應進一步加強中醫師的專業培訓,以確保中醫具備處理其他醫療專業紀錄和法律責任的知識。期望透過擴大中醫藥資訊互通範圍,可以提升中醫界電子互通紀錄的使用率,並促進與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溝通和協作。
透過擴大中醫和精神健康領域的資訊互通範圍,市民將受益於更全面和高效的醫療服務,並減少了重複檢查和資料錯誤的風險,使醫療服務更加以人為本。這需要醫療界、社福界和政府的合作努力,以確保每位市民都能獲得更好的醫療護理服務。
團結香港基金會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