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線/龍的文化\白頭翁

  龍文化是何時形成的,無準確說法;龍圖騰的出現卻不斷有新的發現。

  一九八七年盛夏,仰韶文化聚落遺址被發現,一位男性墓主人頭南腳北仰卧墓中,周圍有三人殉葬,可見此人不凡,在墓主人的骨架兩旁,有用蚌殼排列出的龍和虎,東方為龍,西方為虎,龍虎形象生動。這恰與後世流行的「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相符合。遠古時期的龍,只是一個星座;後隨龍文化的發展,龍漸漸神化。龍入四海為王,在海底造龍宮;龍不但主宰天空,還稱霸四海;龍終於變成能掌管人類的神,掌管風調雨順,能使大地五穀豐登。

  二○○三年,考古人員開始發掘內蒙古赤峰市敖漢旗的興隆窪遺址,發現由石塊和陶片組成的一條距今八千多年的S形龍靜靜地躺在那裏,讓考古人員驚訝的是在龍頭部位卻擺放着一個野豬頭骨,龍身豬首;這是條什麼龍?它寓意着什麼?在另一處稱之為趙寶溝文化遺址上又發現了一件距今七千多年的陶尊,其上竟有一幅「透視畫」,畫中的動物是被神話了的豬,其中一頭豬已經抽象成一條龍,蜷曲飄逸飛騰,被考古專家稱之為中國陶器上的第一條豬龍。一九五九年在夏墟二里頭遺址發掘中,曾出土過一件陶器殘片,上面有龍的形象,那條龍,亦像豬,似龍似豬。後來發展到商王朝時期,這種似龍似豬的形象進化成商代青銅器中有代表性的「饕餮紋」。以後數千年,再也沒有出土過其他動物龍,唯有豬龍。

  中國第一條玉豬龍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發現於赤峰市。這條玉龍高二十六厘米,重一千克,首尾幾乎相連,呈C形,飄逸神奇,寫意抽象,不見一片龍鱗,不見一根龍鬚,亦無龍爪,抽象又形象地雕在一根「玉筋」上,龍背緊縮,龍眼微合,龍尾尖而上捲,龍脊上有一龍翅,似飛似飄似揚。很多人都見過,因為它被借用為華夏銀行的行徽。

  到夏王朝,龍的形象開始有了文化上的衍變,藝術上的昇華。遠古的龍開始向中國特色的龍靠近。二○○二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中發現綠松石塑造的一條龍,二千餘片綠松石,長從零點二厘米至零點九厘米,厚度僅零點一厘米左右,經過刻意加工後拼成綠松石龍。夏王朝時期的綠松石龍為禮器,這條「夏龍」長六十四點五厘米,最寬處為四厘米。這條「夏龍」龍頭高昂,兩眼圓睜,龍嘴大張,龍體曲折,顯示出此龍在游動之中。「夏龍」開始脫俗,逐漸變成禮器、神器,走向「文化龍」。龍最早進入詩歌的是在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其中有周王祭祀場景的描寫,「龍旗陽陽,和鈴央央。」有專家認為這條綠松石游龍,應為「龍杖」,也是一種「龍旗」;而墓中與「龍杖」相對應的,恰恰是一個銅鈴,所以才會有「龍旗陽陽,和鈴央央」。龍第一次發現在陶器上,是在距今四千三百年至三千九百年的陶寺遺址,發現於山西晉南「堯都平陽」。出土的五件彩繪龍盤,把五彩的龍直接繪在陶製的盤子上,豐滿、沉穩、強健、威嚴,龍頭、龍尾、龍牙、龍舌都表現得清晰可見。專家推測,這五件繪有龍圖案的陶盤,極可能是當時「王族」使用的禮儀用品,也可能是祭天祭神的祭器。

  到東周時期中國青銅器中開始出現螭龍。

  湖北隨州的曾侯乙墓是公元前四三三年戰國時期的諸侯墓,曾出土過一件青銅器,曾侯乙尊盤。它的上部為盛酒的尊,尊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一種青銅酒器;下部為盤,盛放尊的托盤。尊體上裝飾着二十八條蟠龍和三十二條蟠螭,銅盤盤體上共裝飾了五十六條蟠龍和四十八條蟠螭。蟠螭在春秋戰國時代是一種「新龍」,即一種剛剛脫蛇而成的幼龍,亦稱龍蛇。這麼多形態各異的龍爬滿了整個尊盤,這麼多龍蛇出現在一件青銅器件上,在中國文化中應獨佔一章。

  《說文解字》中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東漢時期的人。龍到東漢時期已然無所不能,自許慎之後,對龍的解釋和描繪越來越多,越來越神;龍文化亦越來越神奇。自東漢魏晉以後,龍由人們對動物的寄託和祈禱,徹底變成了脫離現實的龍圖騰,變成了文化中的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