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愛心企業加工點 家長全程陪伴更無憂

◆在語訓中心,邵莉娜正在給家長們上「家長課堂」。香港文匯報特約通訊員徐松  攝
◆在語訓中心,邵莉娜正在給家長們上「家長課堂」。香港文匯報特約通訊員徐松 攝

◆語訓中心設立了愛心企業加工點,家長們可以在這裏邊做工邊陪伴孩子。香港文匯報記者劉蕊  攝
◆語訓中心設立了愛心企業加工點,家長們可以在這裏邊做工邊陪伴孩子。香港文匯報記者劉蕊 攝

  每個聾兒的康復都需要一個家庭財力與人力的付出,「儘管聾兒語訓是政府資助的,不需要個人繳納一分錢。但由於至少需要一名家長全程陪伴與參與,不少聾兒家庭負擔增加。有不少家長可能會因為經濟原因而不得不放棄陪伴,而選擇外出打工掙錢。」

  為了盡可能減少聾兒家庭的負擔,邵莉娜向鄲城縣殘聯匯報後,專門聯繫愛心企業在這裏設置加工點,讓家長閒暇時做些計件工作,「掙得不多,就當是給孩子掙個零食錢。但最重要的是,家長能夠安心呆在語訓中心陪伴。」

  邵莉娜坦言,由於條件限制,只能聯繫一些簡單的計件工作,「掙得錢肯定沒有外出打工多。」邵莉娜也一直在尋求更好的合作計劃能提高家長們的收入。同時,邵莉娜也會給家長們算一筆經濟賬,「你去其他地方康復都是自費,外出掙得錢可能都需要支付康復費用了。而留在語訓中心,首先康復費用免掉了,而且有家長的陪伴,孩子還能更快更好地回歸正常交流與生活。」

  不僅為孩子考慮 也為家長考慮

  愛心企業加工點就設在孩子康復教室對面的一間大房間裏,家長們三三兩兩地圍坐在一張桌子,為一批白色褲子挑揀線頭。申樹玲是雲南人,遠嫁到河南周口,她的孩子今年七歲了,「剛開始還需要親子陪伴,現在基本的交流已經沒有問題了,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從這裏畢業了。」申樹玲開心地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在她看來,這裏的語訓中心更有「同理心」,「邵老師不僅僅為孩子們考慮,也為家長考慮。不僅僅考慮孩子的康復,也操心家長的經濟收入。」

  申樹玲也覺得,全程陪伴的日子很值得,「以前可能會覺得帶孩子就是管他的吃喝拉撒,但在這裏也學到了怎麼更好地為人父母,怎麼更好地與孩子交流。我感覺我作為父母也成長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