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施政報告積極有為謀發展

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發表了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為香港短中長期發展勾畫新的藍圖。延續上一份施政報告的主軸,新一份施政報告沿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着力提高治理水平,增強發展動能,為民生排憂解難,維護和諧穩定,以及青年興則香港興的脈絡,兼顧不同渠道聆聽到不同的意見,在多個領域緊扣當前港人的需求,對外界關心的樓市「減辣」和鼓勵生育等方面一一作出回應,帶領香港發展邁向新台階。
和去年一樣,今年的施政報告再次摒棄已不合時宜的「積極不干預」教條,在推動北部都會區發展,打造北都大學教育城,推進大數據中心、電商業務、新型工業化以及新能源交通產業等方面,政府都扮演更積極角色。政府重拾行政主導,在人口政策方面摒棄「不干預」的做法尤為明顯。本港生育率不斷下行,幾乎是全球最低,惡果近年陸續浮現,在教育和勞動力市場引起火燒連環船式的大震盪,已成為阻礙本港未來發展的一大頑疾。施政報告公布一系列措施,包括設立「新生嬰兒獎勵金」,首次以派錢形式鼓勵生育,鼎故革新。
新生嬰兒家庭在居屋、綠置居等計劃可優先選樓,政府亦會提高託兒津貼及供樓或租金免稅優惠等。除此之外,政府在全速造地、優化公營房屋系統等方面不斷提高公營房屋供應量,並成立工作組針對不合最低標準的「劏房」提出取締方法,訂立居住環境最低標準,以及持續加大教育資源的投入,都直接或間接地降低夫婦養育兒女的成本。
施政報告廣納眾議,更加積極有為地造福香港,因此亦對政府部門進行相應整合和改組,包括成立「大型發展項目融資辦公室」、「數字政策辦公室」、「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及「人才服務辦公室」五大辦公室,增設「智慧旅遊工作組」、「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電子商貿發展專責小組」及「銀髮經濟顧問小組」四大工作組,以更針對性地應對內外變化,回應市民關切。期待政府在未來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能夠善用行政主導權,矯正市場收入分配傳導的失衡,營造更公平的二次分配調節,讓基層家庭亦能分享經濟成果,增添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