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擬建軌道網絡聯通灣區
整合兩大口岸交通設施 連接粵港重大創科平台
為推動河套合作區建設,促進創新要素在大灣區內便捷高效流動,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近日組織編製《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法定圖則(草案)》(下稱《草案》)。《草案》提出加快構建聯通灣區、輻射香港的軌道網絡,暢通深圳園區與深圳重點發展片區的連接,實現深圳園區與香港北部都會區、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科學城等粵港澳大灣區重大科創平台的軌道交通連接,未來園區將擁有多條深港跨境通道。
《草案》提出,立足深圳園區現有口岸設施分布、土地空間條件、區域建設基礎,圍繞發展目標和任務,主動銜接香港園區空間功能布局、建築形態,構建「一心兩翼」的總體空間格局。
中心區域包括福田口岸、皇崗口岸旅檢區及周邊生活區,規劃建設國際高端科技服務樞紐,承擔口岸綜合服務和高端科技服務功能。西翼包括福田保稅區,規劃建設高端科研區和中試轉化基地。東翼包括皇崗口岸現狀貨檢區及其東北側生活區,規劃建設國際協同創新區和國際人才社區。
《草案》透露,河套深圳園區未來將新增軌道線路。規劃控制福田南路、金花路、百合三路等軌道交通走廊,為規劃軌道線路預留空間。規劃軌道線路具體線位及站位以最終批准的專項規劃為準。
結合皇崗口岸貨檢功能的遷出,河套深圳園區將整合原口岸貨檢區用地,規劃為「協同創新區」,距離香港園區直線距離不足200米,與香港園區統籌規劃,布局各類實驗室和科學研發功能,建設國際一流的科研實驗設施集群。
同時,未來深圳園區將整合兩大口岸和各類交通設施,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口岸門戶,規劃引入穗莞深城際等,攜手香港園區連接香港新田科技城、深圳光明科學城、東莞松山湖等灣區重大科創平台,促進香港、深圳及灣區科學活動的交流互動。
未來深圳園區還擁有深港之間密度最高的跨境通道。在現有皇崗口岸、一號通道華麗變身的基礎上,引入香港北環線支線,並在「協同創新區」規劃新增跨境通道,便於深港園區的深度跨界互動,便於深港科研人員的工作和生活。
預留智慧新型交通發展空間
在城市內部交通方面,《草案》提出,構築快速到達、慢速體驗、高效集散、縫合腹地、內部貫通的綜合交通體系,實現皇崗口岸片區、福田口岸片區和福田保稅區便捷互聯。
堅持公共交通優先的發展原則,構建以「軌道交通+慢行交通」為主導的綠色交通主框架,預留智慧、新型交通發展空間,形成以人為本、綠色、可持續發展的綜合交通系統。
《草案》還透露了一個信息,福田口岸未來或改擴建,深圳將為此預留改擴建條件;並改造完善福田保稅區一號通道及相關設施,預留福田保稅區二號通道及相關設施;在深圳園區的FT04—10 單元地塊內,預留連接香港園區的跨境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