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紛華夏/甘肅臨夏有個大墩峽\范 文

  圖:臨夏大墩峽一景。\作者供圖
  圖:臨夏大墩峽一景。\作者供圖

  不久前,我與幾個朋友相約去臨夏積石山的大河家,看望蟄伏在那裏的老領導馬少青。早上九時許,車子駛上北環路,過安寧直達河口,穿過海石灣,經青海的民和縣向南,沿途高速路貫通,風光迥異,令人心曠神怡。在我心目中,大河家是個遙遠的地方,沒想到不到兩小時,我們已站在大河家的黃河岸邊。

  大河家位於甘青兩省的交界處,西南是青海的循化縣,西北是青海的民和縣,東面是甘肅的積石山縣,兩百米寬的黃河是交界線,大河家是積石山縣的一個鎮。向北三十多公里是劉家峽水庫,當地政府正打算開通航運。站在黃河岸邊,不禁心潮澎湃。黃河一路堆石淘沙,摧枯拉朽,填壑造灘,或慈祥,或暴戾,或清澈,或渾濁。然則在這裏清澈見底,潺潺細語,文靜而不失含蓄,狂放而不失嫻淑。身處此地,似乎看到歷史長河中的每一個浪花,每一個漩渦,真正理解到中華民族的桀驁不馴,真正理解到黃河為什麼被中華民族稱之為母親河。

  大河家是一個鎮,建城規模近乎一個縣,所不同的是沒有浮光掠影式的現代建築,沒有高大上的自我張揚,沒有浮躁的生活喧鬧。這裏民族色彩濃郁,民風淳樸。街上的飯館自信地堅守本民族的風格,不用時髦味裝點門面,也沒有任何誘導性的「原生態」「無污染」之類的廣告詞。客人只要嘗一口他們的手抓羊肉、手撕雞、油香、炒麵片、包子,便立馬會領略到什麼叫原汁原味。這裏人的淳樸,像身邊流淌的黃河水一樣清澈見底,只能感悟,難以言傳。

  大河家向西南約五公里便是大墩峽。步入峽口,倏然間便會被眼前的景色所折服。群山被森林包裹,煙雨朦朧,五顏六色,遮天蔽日。茂密的喬灌木叢中,脫穎而出的松柏高大挺拔,另有一番顏色。不知名的野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艷,在風中搖曳,似乎有意迎接你的到來。嶙峋的石頭似乎不甘寂寞,倔強地從綠色的縫隙裏露出奇異的造型。山勢陡峭,既有捧日月之險峻,令人望而卻步,又有委婉之祥和,似乎要張開雙臂擁抱你。一條溪流似乎為了爭寵,從山澗滾落而下,發出悅耳的天簌之聲。體勢披繡,俊采飛馳,置身此地,誰能想到這裏是一個大西北名不見經傳的峽谷。

  大墩峽的建築古色古香,民族色彩濃厚,4A級景區的功能齊全。遊客休息室類似於茶樓,三泡台茶碗的配料放置在木盤裏,任遊客享用。服務設施齊全,規格檔次無可挑剔。沒有急功近利的商業宣傳與消費誘導,沒有土特產品不着邊際的叫賣,不必小心翼翼地呵護錢包,工作人員會滿足你的所有要求。一條索道直通山頂,時而蜿蜒,時而陡峭;時而驚心動魄,時而安逸自得。乘索道來到山頂,舉目四望,頓時驚愕!民族風格的亭台樓閣星羅棋布,玻璃棧道,步行街棧道,或掛壁,或越溪,四通八達,曲徑幽回,峰迴路轉,別開洞天。我年初遊歷了大半個南方,記憶最深當屬張家界。相形之下,各有千秋,眼前的景觀毫不遜色,甚至多了一份平靜與恬然,少了一份商業氣息。只可惜鎖在深閨人未識。

  登上最高的樓閣,極目遠眺,遙遠的北面是裸露的山巒,五顏六色,雖嶙峋怪異,卻俯首貼耳,唯自然之命是從,山凹處的綠色也顯得那麼羞澀。俯瞰腳下,卻是風拂莽林,流水湍湍,鳥語花香。兩個別有洞天的世界在這裏交相輝映,母親河總是那麼愛憎分明,用鬼斧神工彰顯她的性格,甄別善惡,總把慈愛賦予懂她的人。

  馬少青是土生土長的大河家人,文化名人。退休後不甘含飴弄孫,回歸故里,把一腔熱情付之桑梓,很受擁戴。大河家和大墩峽能看到他的貢獻與墨寶。揮手告別時,我突然對「黃河兒女」「赤子之心」有了新的理解。噫吁嚱,微斯人,吾誰與歸!

  再見了大河家,再見了大墩峽,我們會常來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