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消費助力經濟復甦
郭靈 資深傳媒人
本港全面復常已有半年多的時間,從統計數據上看,無論是訪港遊客人數,還是餐飲零售業收入等方面都有顯著回升。政府近日公布的第二季GDP修訂數字亦顯示,本港經濟按年增長了1.5%,反映出經濟正在穩步復甦。不過,受到外圍波動衝擊出口和投資,以及港人北上消費等因素影響,目前本港方面仍不能鬆懈,除要多吸引遊客外,還要做好各項配套工作,促進消費意慾,才能增強本港經濟增長動力,鞏固經濟穩步向好勢頭。
要知道,出口、投資及消費,是拉動本港經濟增長的三頭馬車,但受到美國連番加息及有意打壓香港的政策影響,上半年本港的貨物出口和國際資金投資都有所下降,因此促進消費成為現時帶動本港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據旅發局近日公布的數字顯示,目前內地遊客來港人數只恢復至疫情前約七成,仍有不少的上升空間,若能配合中央提振經濟、促進消費的政策,定能為本港經濟提供更多的增長動力。
然而,本港在推動消費、吸引遊客訪港的同時,亦要重視各項配套工作。以近期「海洋光譜號」郵輪旅客搭車難為例,反映出政府在大力吸引高消費力遊客的同時,要做好交通等配套工作,以免影響遊客的訪港體驗。另一方面,政府亦要重視早前著名作家余華在書展分享的「搵食難」經歷。回想過去「大笪地」、夜總會都是香港五光十色的夜生活的代名詞,可是受疫情影響,本港的夜經濟似乎正在消失,以致余華在市區也找不到吃消夜的地方,如何重振香港「不夜城」風光,振興夜經濟,是亟需研究的問題。
事實上,復常後全力拚經濟已經在本港社會形成了廣泛共識,而隨着中央不斷推出振興經濟增長、推動消費的舉措,相信有利進一步刺激市民的消費意慾。政府要補漏拾遺,做好各項能促進消費的配套工作,才能帶動本港經濟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