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越輸港食米恐加價三成

  印度出口禁令波及全球 港米商盼內地增供應

  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印度上月起禁止出口白米,引發漣漪效應,路透社報道泰國及越南的米商擬在釐定新的銷售合約時加價。香港米商昨指白米是極低端的大米,與港人食用的香米屬兩個市場,但泰國及越南卻趁勢加價,米價或升逾三成。身兼註冊食米進口商的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香港過去太依賴從泰國及越南進口香米,優質的內地國產米則限制只有特定米商才能進口,以致國產米僅佔香港市場不足一成,促請有關部委放寬出口要求,以穩定香港米價。

  全球大米供應因為印度上月突然宣布暫停出口白米出現骨牌效應,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指,其餘兩大產米國泰國及越南擬重新釐定本月的全球銷售合約,勢必加價。泰國及越南出產的食米是港人主糧,根據香港工業貿易署統計,泰國香米佔本港近60%供應量,其次為越南(佔約25%)。泰國香米進口價一度高企,於2020年7月至9月進口價更高達每公斤8.36元,其後才逐步回落至近月的7.02元,跌幅達16%,惟零售價卻沒同步回落,僅由每公斤14.27元跌至13.57元,微跌5%。

  至於越南香米方面,近月進口價由每公斤近5元跌至4.91元,但期間零售價卻有增無減,從10.59元升至11.41元,即增幅達7.7%。

  黃家和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香港甚少從印度入口當地白米,故印度禁售對香港影響極輕微,惟印度的決定卻令其他產米國趁機加價。以泰國和越南為例,兩地產量沒有減少,卻要求重新釐定米價,「香港米商目前正在和泰、越兩國洽談下一輪大米進口價格,我們擔心泰、越香米會隨印度限制大米出口,於全球市場供應緊張下,趁機抬高供港香米價格,到時米價或急升三至五成。」

  他指出,香港過去太依賴泰國及越南供應食米,佔香港大米市場逾八成,但國產米質量並不遜色,「內地進口香港的絲苗米和珍珠米,品質和口感都不比泰國、越南香米差,價格與泰國和越南香米相若,完全可以替代泰國和越南香米。」但他指出,國產米只有特定米商才有資格進口香港,以致國產米佔香港市場不足一成,他促請特區政府與內地爭取,放寬讓更多米商出口國產米。

  港人年耗僅2.7公噸白米

  米行商會監事、大米入口商李豐年亦強調,印度白米與香米完全是兩個市場,港人食的香米理應不受影響,卻被人趁機抬價,「香港人很少吃白米,一年才消耗約2.7公噸白米,約佔整體市場2.2%。」他指白米主要供應一些中、低端餐廳,供港白米市場已因事件上漲5%至10%,但也只是略微增加餐廳成本,對港人影響極微。李豐年本身亦經營內地珍珠米進口,他強調國家對香港供應一向源源不盡,呼籲市民切勿搶購、囤積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