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界伉儷 丹青人生

  中國繪畫史上的伉儷畫家代不乏人,但夫妻倆能於藝術上比肩而立者卻屈指可數,謝稚柳(1910–1997)和陳佩秋(1923–2020)夫婦同為海派書畫名宿,他們攜手相伴一生,藝途上亦互為知音,各自以筆墨鑽研及開拓中國書畫藝術傳統,展現和而不同的風格面貌。香港藝術館近日展出「情投藝合─靜觀樓藏謝稚柳、陳佩秋作品選」,從館藏靜觀樓珍品中精選99項二人各時期佳作,讓觀眾欣賞這對藝壇伉儷於不同年代的畫風演變及成就,以及並肩同行的人生旅程。

  文、攝:記者 黃依江

  謝稚柳出身書香門第,自幼習畫,他熱衷於臨學古人,如明代陳洪綬之人物花鳥,五代李成的古木寒林,北宋范寬的巨碑山水,皆為他所學。他融會各家大成,自成風貌。陳佩秋則接受學院式培養,師承黃賓虹、鄭午昌、潘天壽、黃君璧等名家。甫入展廳,便可看到謝稚柳的《荷花》及陳佩秋《仙子凌波圖卷》兩幅作品相映成趣,香港藝術館館長(虛白齋)麥詠雯介紹:「陳佩秋評價過謝稚柳荷花作品,認為他所畫荷花『瘦弱』,有文人氣質。也有人曾說,陳佩秋的荷花有豪邁之風。大家可以在欣賞中,去觀察二人的相似與不同之處。」

  和而不同聯手作畫

  展品中的《竹禽圖》為謝、陳二人合作,陳佩秋畫鳥,謝稚柳補石,竹林則由二人合作而成,畫面和諧、生動。展覽空間以「他」與「她」為副題劃分,讓觀眾雙線欣賞二人不同時期畫風演變及成就。麥詠雯說,夫婦二人師法傾向不同:「謝稚柳推崇北宋風格,陳佩秋則更傾向南宋。陳佩秋的《仿錢選八花圖卷》就是繼承元代錢選南宋院體花鳥畫特色,以精細柔韌的用筆,分段法描繪了來禽花、梨花、杏花、垂絲海棠等共八種花卉。」但不論南宋或北宋,都講究寫生,展覽可以欣賞到二人大量的寫生作品。陳佩秋畢業於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寫生功底之扎實,在其花鳥畫中可見一斑。

  有趣的是,謝、陳夫婦二人在作畫習慣方面也很不一樣。「謝稚柳畫畫時通常高朋滿座,一邊聊天一邊畫畫;而陳佩秋需要獨處,在很安靜的環境下才專注畫畫,而且畫得很慢。」麥詠雯介紹。因此,他們合用同一張書桌,謝稚柳白天使用,在招呼朋友的同時畫畫;夜晚則由陳佩秋使用,獨自安靜創作。

  展覽:「情投藝合─靜觀樓藏謝稚柳、陳佩秋作品選」及「雅慶─給至樂樓主人的生日賀言」

  展期:即日起至10月25日

  地點:香港藝術館四樓靜觀樓藏品廳、至樂樓藏中國書畫館(免費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