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營商環境轉差 PMI今年首現收縮

  本港私營企業經營環境轉差,營商信心轉趨保守。標普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由6月的50.3,跌至7月的49.4,連跌5個月,為去年11月以來最低水平,亦是今年首度處於50以下的收縮區間。

  標普全球市場財智經濟研究部副總監潘婧怡表示,香港私營企業重啟拉動的增長動力,似乎在下半年初耗盡。值得憂慮的是,價格壓力再度升溫,或進一步遏抑商業信心,影響未來數月對商品和服務需求。

  潘婧怡認為,雖然新增訂單由升轉跌,導致經營活動萎縮,但景氣下滑速度溫和,來自海外和內地出口需求持續擴張,支撐企業經營。

  或加價轉嫁成本

  標普指,原材料價格、運輸成本、僱員薪酬上漲,以及採購價格和工資成本夾擊下,料下半年整體成本飆升,企業可能需要加價,轉嫁成本予客戶,而且價格升幅按月加快,高於一年以來平均水平。

  廠商會永遠名譽會長吳宏斌表示,歐美仍有些制裁行動,導致出口訂單不如以前蓬勃,個別行業生意減幅逾三成,相信傳統產業難以回到從前輝煌歲月。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則認為,歐美企業需於下半年補充庫存,本港可望發揮轉口港角色,支持出口轉升,屆時PMI有望重返擴張水平。

  莊太量預期,本港今年經濟增長可達至政府預測下限的3.5%以上,惟本港旅業人手短缺等問題尚未解決,經濟復甦速度或不似預期,相信在出口增長放緩下,較難達至政府預期的5.5%經濟增長預測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