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杯水
王煒東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訓輔主任
幾年前駕駛車輛太貼路邊而刮花胎鈴,向朋友訴苦,他說車輪是保護家人的工具,撞花胎鈴即擋了一煞,聽落雖有迷信意味,但很有道理。最近兒子手一鬆不慎電話直飛地面,屏幕保護貼多了一條長長的裂痕,連新購買的電話保護套也傷痕纍纍,兒子心痛向我們訴苦,我又照辦煮碗把「擋煞」概念轉贈給兒子。
「半杯水」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桌上放有一個杯,杯中盛有半杯水。有人失望埋怨水「只有」半杯;有人看到杯中「還有」一半空間,可以加入其他材料,化為可口的飲料;有人「感恩」水還有半杯,不然一定很快渴死。換位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看見事物的不同方面,有助我們積極應對生活的挑戰。
作為父母,聽見孩子在學校闖禍,心裏當然不會好受。如果父母換個角度看待事情,慶幸孩子在年紀尚小時犯錯,盡早吸收經驗,告訴自己假如孩子長大後,才向別人討取改過機會,代價一定比年少時大。換位思考,事情就未必像原本看來的糟糕。
假如孩子在學校跟同學有衝突,父母或會感到失望,心想孩子真不懂事。但如果換個角度看,犯錯是孩子成長的好機會,也是加強親子溝通的契機。當孩子學業遭遇挫折,我們可以跟孩子一起檢討失敗的原因,引導孩子從錯誤中學習,藉機重整學習策略,勇敢面對下一次考試。就算孩子只是打翻了清水,家長都可以視作讓孩子承擔責任,是收拾爛攤子的好機會,甚至感恩順便可以清潔一下地板。
換個角度看事情,並不代表避開負面思緒。注意到負面,同時也不要忽視正面,這樣思維才能達至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