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之言】沉降料涉水土流失

  香港測量師學會建築政策小組主席何鉅業昨日表示,文錦渡查驗車輛的崗亭僅一層高,估計是以淺層地基建築,沒有打樁,依靠泥土承托重量。他推測,今次沉降可能是有水管滲漏,加上一直以來貨車行駛帶來的震盪,出現沉降也屬正常。

  何鉅業說:「可能建造了一段時間,泥土有機會經日積月累,有地下水變化或有地下喉管,又有水管或雨水管或排污管,如果水管滲漏的話,都有機會把下面的泥土沖刷,導致泥土間出現空間,空間承托不到,原有上面建築物的重量,就向下沉,整個建築物都向弱的泥土一邊向下移動,導致推起南邊地台的石屎層。」

  香港工程師學會前任會長卜國明亦認為,是次沉降或與水土流失有關。他指出,涉事路段無進行工程,相信並非因為挖掘引致沉降,而馬路下一般有地下管道,估計今次或有雨水渠或污水渠損壞,令泥土隨地下水流走。 他並表示,根據前晚事發至昨日的網絡相片,有關沉降範圍似乎未有進一步擴大,預料最少要兩三星期修復。

  結構工程師倪學仁相信,事故有機會涉及局部土壤的液化或潛變,「是土壤的行為,很難判斷,要做勘探才有機會知道原因」,此外近日持續降雨亦有機會影響土地發生地陷。◆香港文匯報記者 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