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嘴八舌】行動型的紀律部隊特別高效

小 臻
香港特首李家超上任一周年,不少媒體都幫他做年結,基本上都是讚多於彈,主要是他的行事作風要以見到效果為目標,亦敢於修訂英國政府管治年代訂下一些過時的政策措施,令政府各部門的管理層都行動起來。雖然有人說政府的作風造成公務員流失,這其實沒有壞處,一些理念不同、不肯做事的人走了又有何損失!那些打政府工只為貪薪高糧準唔使做咁辛苦的人都舒服了十幾廿年,走了正好是換血時候。
目前公務員隊伍當中,有些是非公務員合約的,全職僱員可趁機轉為公務員以填補空缺,根據政府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共480名非公務員合約僱員獲聘為公務員。加上政府工從來都是吃香的。目前一時補充不上不等於請不到人,畀時間政府部門部署,未來8所大學不少畢業生要找工作哩。
作為旁觀者看過去一年,特首號召為香港開新篇,政府保安局轄下的紀律部隊最有「反應」,而且敢作敢為、敢創新,可能是與紀律部隊的行動型特性有關。以警隊及消防處為例,從形象宣傳到招聘廣告都用有時代感的方式,令市民特別是年輕人都很易接受。設立自己的新聞組,在突發事件發生時可以盡快回應媒體記者查詢,又在社交媒體解釋他們的職責使命有關的工作,風格也很貼地。在警隊的宣傳片見到警務處處長蕭澤頤親自出鏡,見到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和其他官員做掌上壓比賽。在香港消防處Fb主頁上的救護學院實火訓練「救人於水火·實火訓練篇」,你會見到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消防處處長楊恩健着起黃金戰衣,親自介紹消防人員的工作。消防處又針對市民需知制定不同專題宣傳活動,教育提高市民應急準備意識和能力,現場互動式「敢於出手救人,齊做救心同仁」。亦有戲劇式宣傳片「消防處年度力作 — 法團風雲之樓·令」幫助市民明白到住屋與消防安全的關係,令業主明白到盡快提升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性,點樣搵到合適的承辦商改善消防安全工程等問題。原來香港消防處真的不單止救火救人,還會教你如何保護財產及生命安全的方法。
最令人讚賞是這一年每當香港若有突發事件,都見到相關的政府部門官員出動帶領所屬人員到場與其他相關部門聯手處理,跨部門合作解決問題的情況愈來愈普遍了,解決問題的效率比以前快許多。特首李家超講的3個「以」︰以行動爭取信任、以結果拉近距離、以成績凝聚互信!實在是有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