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葡對華態度迥異 誰是誰非有目共睹

  江樂士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前後,英國和葡萄牙以截然不同的態度和方式應對涉港和涉澳事務,港澳後來的發展軌跡也因而迥異,而英葡與中國的關係也大有不同。

  中葡兩國在1987年簽署《中葡聯合聲明》,決定澳門在1999年回歸祖國,維持澳門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兩國此後本着澳門的利益和福祉和諧合作。澳門回歸後,中央一直對澳門珍而重之,透過澳門與葡語國家建立緊密聯繫。如澳門在今年6月27日舉辦「2023浙江—澳門·葡語國家經貿合作交流會」,在會上與浙江省簽署協議,深化澳門和浙江省與葡語國家的經貿合作,並在浙江省義烏市這個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發貿易中心為葡語國家開闢專場。浙江省也計劃運用澳門作為平台,加深其與拉丁美洲和歐洲的合作。葡萄牙對這些舉措態度積極,無疑為中葡合作關係締造更多的良機。葡萄牙也視澳門為促進對華經貿關係的基地,希望能抓緊中國蓬勃的發展機遇,特別是大灣區建設以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項目帶來的機會。

  英國損害港人利益

  反觀英國,末代港督彭定康在回歸前倉卒推行「民主改革」,不顧中國反對一意孤行破壞《中英聯合聲明》。他對中英關係造成的傷害至今尚未完全修復。澳門最後一任總督韋奇立與彭定康形成鮮明對比,韋奇立恪守《中葡聯合聲明》,在關鍵時刻確保澳門政局保持平穩,其嫺熟的政治手腕在中葡兩國內都備受讚賞。韋奇立在3月27日到澳門接受榮譽學位時表示,因澳門的緣故葡萄牙對中國有深入的了解,有助於葡萄牙向歐盟提出務實的對華政策。韋奇立形容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超級大國,葡萄牙也在當今變幻莫測的國際大環境下,能夠為世界和平、進步,以及各國建立相互尊重的健康關係作出貢獻。韋奇立不僅懂得與中國打交道,還深明處事之道。澳門回歸祖國後,中葡關係良好。

  有別於英國甘當美國的反華馬前卒,葡萄牙堅守原則,從不挑釁中國,也沒觸碰中國的紅線,在盡力支持澳門發展的同時,公平看待中國在國際上日益吃重的角色。反觀英國,在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期間,「港獨」分子肆意破壞「一國兩制」,企圖把香港從中國分離出去。時任英國首相約翰遜不僅在這時支持美國針對香港進行各種「制裁」,也採取了多項損害香港和港人利益的措施。

  葡萄牙的態度與英國截然相反,拒絕跟隨美國起舞。在今年6月23日,葡萄牙總理科斯塔更表示,澳門回歸中國近24年,中方一直尊重《中葡聯合聲明》。被問及歐盟應否把中國視為戰略對手,科斯塔回應說,葡萄牙與中國交往了數百年,並深知葡萄牙必須要致力與中方建立良好的經貿關係。葡萄牙相信與中國建立良好外交關係,關鍵在於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前提下進行建設性對話。

  葡萄牙不隨美國起舞

  英國則認為,裝腔作勢更可取,但這只取悅美國,對香港和港人有百害而無一利。如英國外相在5月25日發表的「香港半年報告」中詆毀中國「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事實是,反華勢力在2019年所作的反中亂港惡行,是企圖癱瘓特區政府,把香港從中國分離出去。中央出手頒布實施香港國安法,助力穩定大局、恢復社會秩序和安寧,香港才得以實現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

  總體而言,葡萄牙睿智地處理對華關係,英國政客則拙劣地為美國的反華國策唱和,沒有好好把握中國高速發展為英國帶來的機遇,有負於港人和英國國民。

  (作者是前刑事檢控專員,本文原文發表在英文《中國日報香港版》評論版面。有刪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