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損海洋生態 增人類患癌風險
傳日最快下月排核污水 多方質疑未減
香港文匯報訊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周二發布評估報告,認為日本核污水排海方案總體符合安全標準。據《日本經濟新聞》周三報道,日本政府計劃最快下月開始,將福島第一核電站經處理的核污水排入海洋。核污水排海計劃引起全球多方質疑,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就引述美國和加拿大核能專家分析稱,核污水中大量放射性元素積累,不排除會波及整個海洋生態系統,人類不斷接觸這些放射性物質,也會增加患癌等健康風險。
IAEA報告稱,日本計劃分階段將稀釋後的核污水排海,對人類與環境的輻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但加拿大核安全委員會指出,以放射性元素氚為例,它本身無法直接穿透皮膚,但若被大量食用,會增加人體患癌風險。美國核管理委員會也指出,雖然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少量的氚,但「任何輻射暴露都可能造成一定健康風險」。
稀釋核污水每升氚含量高於美標準
夏威夷大學馬諾阿分校科瓦洛海洋實驗室主任里奇蒙,曾作為國際科學家小組成員,與太平洋島國論壇合作評估核污水排海計劃。里奇蒙與專家組曾參觀福島核電站,還與IAEA、日本當局和東京電力公司代表會晤。不過審查了日本核污水排海計劃後,里奇蒙認為其「並不明智」,且實施時間明顯太早,他強調氚等放射性污染物可以影響包括動物、植物甚至細菌,在食物鏈內不斷累積,或會長遠影響海洋生態系統。
日方多次強調經稀釋後的核污水,每升含1,500貝克勒爾的氚,稱其「遠低於安全排放上限」。CNN據此提醒,日本對安全排放的監管上限高達每升6萬貝克勒爾,超出世界衞生組織規定的每升1萬貝克勒爾達數倍。在美國等國家,這一監管上限更只有740貝克勒爾,意味日本自稱「安全」的核污水,在許多國家並未達標。
IAEA亦在報告中稱,將核電站冷卻水排海是多國常見做法。但南卡羅來納大學生物科學教授穆索指出,現時就氚大量積累對環境和食品的影響,科學界還沒有足夠研究。2012年已有研究發現,有證據表明藍鰭吞拿魚可以跨越太平洋,將放射性元素從福島帶到加州。
海洋最不應被當作垃圾桶
里奇蒙表示,全球海洋已面臨許多壓力,包括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過度捕撈和環境污染,也都影響海洋生態系統。核污水雖經稀釋,但仍會導致海洋大量累積放射性元素,不足以減少其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海洋最不需要的就是被當作『垃圾桶』。」
里奇蒙最後批評稱,IAEA或日方反覆稱多國也會將核電站冷卻水排海,但這並非日方排放核污水入海的藉口,「對日本和IAEA來說,處理核污水本應是一個改變慣常運作模式,用更好方法處理問題的絕佳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