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強驗大廈「抗令」 拒修最多拖6年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肇事的寶安大廈2014年已被屋宇署發出強制驗樓法定通知,惟9年來仍未展開復修工程,拖至石屎都冧,而這個案只屬冰山一角。根據審計署2020年報告,2012年實施的強制驗樓計劃涵蓋全港逾1.8萬幢舊樓,8年間有5,308棟舊樓收到驗樓令,41%沒遵從指令進行復修,當中53%「抗令」舊樓在限期屆滿後逾3年至6.5年未復修,部分個案屋宇署卻未有執法行動。油尖旺區區議員孔昭華對香港文匯報表示,該區是全港舊樓最多、最集中的地區,沒按期遵從強制驗樓令的情況頗普遍,以至冧石屎意外時有發生,「天上隨時掉下定時炸彈」,十分危險。

  雨侵致外牆裂 鋼筋鏽脹冧石屎

  香港工程師學會前會長卜國明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建築物由鋼筋加混凝土構成,最怕雨水,歲月侵蝕使舊樓外牆的混凝土產生細小裂縫,尤其當有僭建物破壞外牆結構,更容易產生裂縫。雨水長年累月滲入,就可能導致鋼筋生鏽、膨脹,進而冧石屎,後果可以傷及人命,業主或會承擔刑責,故樓宇業主必須定期檢測、維護樓宇。

  他指出,每年冧石屎意外大都集中在雨季的5至8月,「裂縫很可能已存在頗長時間,才會導致鋼筋生鏽、膨脹,進而破壞混凝土結構,導致石屎掉落。」他指出,若業主定期檢測外牆有無裂縫,及時維修,就能有效避免冧石屎。

  卜國明表示,在強制驗樓計劃下,屋宇署會向超過30年樓齡、有高危因素的樓宇發出強制驗樓令,業主必須盡快進行驗樓及復修,「其實樓齡超過30年,就應該每隔數年主動檢測一下,不應等政府驗樓令。」寶安大廈的驗樓令拖足9年未執行,他批評情況不理想。「冧石屎業主有責,不僅有民事賠償責任,還可能因人命傷亡而坐監,而且別說各種責任,傷了人,做業主也良心難安。」他指出,整棟樓有眾多業主,分攤檢測費,及時修補小裂縫的費用,比一旦發生意外的成本更為划算。

  強制驗樓未落實 倡先用公帑維修

  孔昭華表示:「舊樓業主很多已頗年長,又有經濟困難,因此很多業主收到驗樓令、維修令也是拖得就拖。」他表示,區議會多次討論強制驗樓計劃,建議民政總署為業主提供更多資助,加快驗樓和維修舊樓。同時,屋宇署也要果斷介入,加強執法力度,「哪怕政府介入用公帑先維修,再向業主追收費用,也比坐視危險局面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