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優化/人行研推新舉措 加大債市對外開放

  債券通惠及內地及海外投資者,並大幅提升內地債券市場吸引力。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高飛在出席論壇時表示,截至今年5月底,境外投資者持有內地債券總量達3.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債券通開通前大漲280%,同時促進大量境外機構(1091家)入駐內地債券市場,為債券通開通前的2.5倍,覆蓋全球近70個國家和地區。

  高飛又指,內地債券市場總託管量為149萬億元,位居全球第二,人民幣債券的名義和實際收益率在全球範圍內均具有較強的競爭力,且避險功能正不斷增強,已逐步成為「準安全資產」。但目前境外投資者持債量佔比僅為2.2%,與發達經濟體和部分新興經濟體相比,尚處於較低水平,相信內地債券市場的對外開放仍有巨大空間。

  中國債市託管量全球第二

  高飛表示,人行正積極研究推進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一系列舉措,包括開通回購交易、推動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人民幣債券在離岸成為廣泛接受的合格擔保品、試點境外投資者在直接入市渠道下參與標準債券遠期業務等。

  另外,在穩步擴大債券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同時,人行亦推動境內債券市場高質量發展。

  他又稱,人行會同相關單位制定了一系列優化完善境內債券市場的工作措施,包括促進市場合理定價、推進產品創新和機制優化、加強投資者合理性管理等,料將提升市場功能、穩健性和運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