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下集/直面「開支貧窮」\楊田田
近期,香港發生多起暴力事件乃至命案。這不僅讓市民心驚,也促使社會繼續審視因「貧窮」衍生的社會問題。因為情緒問題和糾紛,往往和「貧窮」有很大關係。
我近日閱讀了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葉兆輝教授的力作《香港貧窮問題真相》(中華書局,二○二二年)。結合到近期社會事件,這本書的分析及解決思路引發我的思考。
這不是一本輕鬆的書。雖然我對香港的貧窮問題已有感性認識,但通過閱讀本書看到大量關於「貧窮」資料的統計和分析,我仍感到十分震撼。葉教授從貧窮的定義和聚集形勢分布和特徵開始,分析貧窮數字反映出的問題。在「政策介入後」,香港的貧窮率有所下降,反映政府扶貧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正如葉教授指出,總體來說,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還非常顯著,任重道遠。葉教授按「在職貧窮」「青年貧窮」「長者貧窮」「離婚人士的貧窮」「少數族裔人士的貧窮」及「殘疾人士的貧窮」分類,詳細分析每個群組貧窮的原因和面對的特殊困難。我認為,這部分「分類討論」得很有價值。例如,在「長者貧窮」部分,葉教授進一步把長者分成四類:「不貧窮」「只收入貧窮」「只開支貧窮」和「收入和開支貧窮」。其實,社會上早就討論過「低收入、高資產」的長者群體。葉教授通過這個四分法,希望大家進一步聚焦到「開支貧窮」的長者。這部分長者,在年長的情況下仍需要工作,他們可能表面上收入比一般長者高,但往往需要省吃儉用養家餬口,實際生活水準較低,他們的需求更加需要重視。葉教授呼籲,政府在對投放資源排優先順序的時候,應該增加「開支貧窮」這一指標,令長者扶貧更加精準。對此,我十分認可。
葉教授總結,香港貧窮問題的出路在於「政府作為+社區行動」。在政策方面,他建議採用提升最低工資、鼓勵長者再就業、政府減少外判工作、改善居住情況、加強教育等方法。我認為,這些大方向是廣受認可的,關鍵在於落地項目及其持續性。例如,NGO Foodlink採用「到膳食供應商及餐廳收集剩食,分派予有需要人士」的模式,非常具體、直接、可持續,我認為這種模式值得推廣。又如,這幾年政府派發消費券,我認為對市民有實惠,但或許只能作為短期策略,無法長久。長遠來看,必須觸及諸如土地供應等「硬骨頭」議題。
此外,應該有計劃地推動社區經濟發展。現在香港已經有不少社區經濟發展項目,但還有進一步發展的空間。其中,可以優先考慮社區託兒服務及社區護老服務。社區託兒服務,一方面可以釋放更多的女性到勞動市場,另一方面從價格上也處於大部分家庭能承受的範圍。至於社區護老,則能匹配富餘的勞動力及社區內亟需照顧的長者。總而言之,貧窮作為一個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社會問題,需要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長期關心和持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