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頻設限 港人赴台遭刁難

  圖:在2019年香港發生修例風波期間,台灣新黨譴責香港暴力示威者破壞社會秩序。\資料圖片
  圖:在2019年香港發生修例風波期間,台灣新黨譴責香港暴力示威者破壞社會秩序。\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道:2019年香港發生「修例風波」,民進黨當局喊出「撐香港」,並在2020年7月成立「台港服務交流辦公室」。但3年下來,港人赴台居留和定居人數,在2021年達高峰後便驟減,居留人數減少近20%,定居更大降23%,許多港人表示申請被刁難,甚至有被騙的感覺,最後只能放棄。

  綜合台媒報道,「台港交流辦」成立時,台灣當局發新聞稿稱「充分展現關懷港人的決心」,吸引許多港人選擇到同文同種、地理上最接近、移居成本較低的台灣地區。三年過去,目標不僅沒實現,港人赴台反而越來越難,有港人直言「台灣已不是港人的優先選擇」。

  2019年後,香港赴台居留和定居的人數曾經歷連續2年增長,2021年達高峰。到2022年開始明顯減少,居留減少19.94%,定居年減23.09%。

  港人居留和定居人數均大幅減少。許多人反映申請遭刁難、審查時間拉長、加諸「安全」背景調查等,已造成越來越多港人不願繼續留台,選擇返回香港,或者是「二次移民」,遠赴英國、加拿大或澳洲。

  質疑台當局缺乏法治

  報道援引一名以「投資移民」方式赴台的港人的例子,指該名港人申請定居時被台當局不斷要求補件,面對漫長等待,最終決定離開台灣。她直言,如果台當局不希望港人來,直接拒絕就好,何必刻意為難?

  多名港人控訴,向台當局提出定居申請,除被告知規定更改,還不斷被要求補件,有時也未說明理由。面對未知前景,最終只能無奈放棄。

  台當局陸委會回應,港人對在台居留、定居規範認知常有誤解,誤以為居留一定期間即可自動擁有定居權。台當局官員並提到「投資移民」實務上,有港人在取得身份後即撤資,不符政策原意。至於補件要求,主管機關都會告知原因。

  有學者觀察,港人社群經常以「搬龍門」一詞形容台當局朝令夕改,質疑台灣行政機關缺少法治、契約精神。

  還有學者提到,港人移居台灣未明定需要上繳的申請文件,也未註明審理時間,申請過程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導致許多港人留台被卡關。台當局在「修例風波」期間與其說是所謂「撐香港」,不如說是「抗中」「反中」的政治作秀成分更多。

  港人後悔申請移居台島

  另據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移居台北的港人陳女士向大公報表示,民進黨在香港發生修例風波期間聲稱「一起繼續撐香港的自由」,近年竟然提高港人定居台灣的條件,隨意更改規則,這種政治算計讓在台港人覺得「十分荒謬和令人心寒」。台當局嘴上喊着「民主、自由」,但是所行之事卻處處專制獨裁。

  陳女士表示,因為台灣地區的文化、環境和香港相似,所以有港人會選擇移居台灣,但如今一言難盡。她的一個港人好友最近就向她抱怨說對台灣當局逐漸喪失信任。如果民進黨當局早些公布移居的限制,她就會留在香港,完全不會選擇移居台灣,如今可能還要蒙受金錢的損失。「台灣當局政策搖擺,好像不太歡迎香港人移居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