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改造「中性粒細胞」增抗癌能力

◆中大首研「中性粒細胞」免疫療法,發現基因編輯免疫細胞可以抗肺癌。
◆中大首研「中性粒細胞」免疫療法,發現基因編輯免疫細胞可以抗肺癌。

◆圖為經實驗室培養基因編輯的抗癌「中性粒細胞」。
◆圖為經實驗室培養基因編輯的抗癌「中性粒細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吳健怡)肺癌是本港頭號癌症殺手,每年有逾5,000宗新症及約4,000宗死亡個案。針對肺癌的治療方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血液中最多的免疫細胞「中性粒細胞」,經基因改造後,可提升抗癌能力。團隊並成功通過基因編輯技術,大幅提升人類中性粒細胞在腫瘤中的抗癌能力,在實驗小鼠身上已證實該細胞作為新一代抗癌免疫療法的臨床潛力,有望突破現有療法的障礙,相關療法有望在5年至8年內在臨床應用,為肺癌患者帶來曙光。

  研究團隊指出,目前肺癌的治療方案,除傳統化療及標靶治療外,亦有較新穎的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惟需要配合化療及標靶藥物等治療,對肺癌的反應度亦低,僅三成病人有治療成效。研究團隊於是以小鼠進行測試,將癌細胞注入小鼠體內,再將牠們分成三組,其中一組注入生理鹽水,一組經基因改造,另一組則不經基因改造。結果發現,經基因改造的小鼠,體內的癌細胞生長速度減慢,癌細胞體積亦較小。

  新技術一袋血包已足夠

  帶領該研究的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助理教授鄧銘權解釋,中性粒細胞佔血液中白血球細胞的四成至七成,可為身體抵抗微生物及病毒的侵襲,惟其功能會因應腫瘤的微環境而改變,演變成「抗癌細胞N1」或「促癌細胞N2」,抗癌細胞N1數量愈多,病人的存活率則愈高。

  他表示,新技術有不少優點,血液含大量中性粒細胞,約一袋250毫升至300毫升血包已能充分提供治療所需細胞,加上中性粒細胞能自動追蹤腫瘤微環境,且屬先天免疫系統和不受血型限制,異體使用不會產生排斥反應,料新治療除了可克服原材料短缺問題、降低價格和減低對其他身體部位的影響,亦能打破現有免疫治療需抗原配對等局限。

  最快5年後應用於肺癌病人

  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臨床副教授龍浩鋒指出,中性粒細胞是一種很容易從血液中獲得的先天免疫細胞,其移植不會產生排斥反應,更多病人能夠受惠,「團隊利用小鼠進行臨床實驗,證實研究成效,下一步將選擇大型動物作實驗對象,故需5年至8年時間才能應用於肺癌病人。」

  中大醫學院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系主任杜家輝補充指,今次研究衍生出首項發明專利,運用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從人類血液大量製造出抗癌中性粒細胞,已經於國際醫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中發表,可以盡快擴大新型療法的使用範圍,讓更多肺癌病人受惠,亦計劃未來將技術擴展至其他癌症,例如肝癌和胰臟癌等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