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支持器官捐贈

  龐愛蘭 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健康城市聯盟(香港)副主席

  截至今年4月30日,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的登記人數為357,668名,筆者亦是當中的捐贈者之一,並已將這意願告訴兒子,以便將來可協助跟進可能配對到的移植安排,照亮另一個生命。

  筆者的妹妹是醫管局器官移植聯絡主任,以前助理也是器官受惠者,令年輕的他得以重生,故我對器官捐贈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盧寵茂局長說得對,在器官捐贈中,我們的利他精神,幫助別人不應該有前設條件。

  香港的器官捐贈機制是「自願捐贈」(opt-in)性質,但死後捐贈器官的決定仍需徵求家人同意,所以需要大家一起建立支持器官捐贈的文化。我們可以透過「器官捐贈3S」,將訊息宣揚出去,包括:

  1. 登記(Sign-up):於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登記你捐贈器官的意願。

  2. 分享(Speak-out):向家人及朋友分享你的意願。

  3. 傳播(Spread-out):鼓勵你身邊家人朋友支持器官捐贈。

  現時醫學昌明,但對某些器官衰竭的病人來說,器官移植仍然是延續生命的唯一希望。礙於捐贈器官的來源供應有限,每天都有超過二千多名病人及其家屬焦急地苦候,病人還要無時無刻與死神搏鬥。更可悲的是,有不少病人會因為等不到適合的器官便離世。

  為了有機會縮短病人等候的時間,使他們能及早重獲新生,醫衞局與醫院管理局參考去年兩地首次跨境器官捐贈移植個案的成功經驗,與內地探討建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香港政府會設立第二層互助分配機制,即當兩地任何一方有器官捐出但在本地沒有合適病人接受,才會作出跨境配對,讓兩地各自在沒有合適受贈者的情況下善用器官,繼續燃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