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出氣袋 離異父母要知道

  深水埗桂林街唐樓單位發生一宗家庭倫常慘案,3名年僅2至6歲的女童疑被母親用枕頭焗死;據悉,涉案母親與丈夫約一年前分居,案發前正就小孩的撫養權問題等候法院判決。其實,若夫妻婚姻出現問題,最忌拿孩子當出氣袋或夾心人;故此,本報整理了離異家庭父母應如何對待孩子的方法,同時提供法庭處理小孩撫養權的須知,供大家參考,避免不幸事件再次發生。

  應如何對待孩子?

  不要把人生目標全寄託於孩子

  有人離婚後,為了孩子沒有再婚,所以把自己所有的希望或人生目標都寄託在孩子身上,讓孩子學習、生活、身體什麼都不能有問題。不允許有一點點不完美。結果由於對孩子要求太高,孩子感到壓力很大,到了一定時候,孩子就會產生情緒爆炸,這時候的孩子就會出現心理問題。

  不要稍有不順心就拿孩子出氣

  有人離婚後稍有不順心,就拿孩子出氣。孩子過去是愛的結晶,現在成了出氣袋,成了對方的化身,搞得孩子不明不白、無所適從。不但如此,還把自己的不幸福歸咎於對方,在孩子面前說對方的壞話、宣洩自己的情緒,彷彿這樣自己就舒服了。

  不要把孩子綁在自己身上

  夫妻之間雖然離了婚,但父母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永遠不會因為離婚而改變。有人離婚後,禁止孩子與前配偶及其親戚之間來往,逼迫孩子不認這些親戚,以發洩自己對對方的不滿,這都是不可取的。

  不要把孩子扔在別人身邊

  有人離婚後,為了自己再婚,把孩子扔給父母,不聞不問,還有的乾脆就不要孩子了。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感覺自己是被父母遺棄、拋棄的,人格形成過程中,產生自卑、怨恨、缺乏信心,進而悲觀失望、厭世、情緒低落、敵視社會,稍有不如意就心灰意冷,在眾人面前不敢說話等人格特點。

  教育孩子方法?

  讓孩子明白父母仍然愛他

  繼續撫養孩子的一方要經常用語言和行動表達對孩子的愛,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還愛着他,讓孩子感到愉快和安全,這樣他們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

  不要無原則地遷就孩子

  在喪偶或離異之後,為人父母者往往更加憐憫孩子,什麼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擺布,寧願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其實這樣會導致孩子沒有責任心,事事以自己為重,不懂得尊重父母。

  簡單粗暴不可取

  單親家庭的孩子教育的話,不可以簡單粗暴,不要把自己的情緒發洩在孩子的身上,也不要以為孩子只有你了,你只能嚴厲來教育孩子,要知道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只能把孩子推得愈來愈遠。

  給孩子安全感

  要讓孩子知道,雖然你只有我了,但他永遠不會失去父母對他的愛,這一點至關重要。爸爸媽媽雖然沒有在一起生活,但是孩子還是他們的寶貝,經常與孩子聯繫,多跟孩子接觸,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