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高黎貢山三之一】大樹杜鵑種群極危 人工育苗擴繁在望

◆研究人員進行大樹杜鵑人工繁育野外回歸實驗。
◆研究人員進行大樹杜鵑人工繁育野外回歸實驗。

◆李貴祥
◆李貴祥

◆大樹杜鵑花
◆大樹杜鵑花

保護高黎貢山「鎮山之寶」 大樹杜鵑實現人工繁育野外回歸
保護高黎貢山「鎮山之寶」 大樹杜鵑實現人工繁育野外回歸

  雲南林科院林業研究所副所長李貴祥:冀有朝一日盛放百姓房前屋後

  【編者按】高黎貢山位於雲南省西北部,山系延綿數百公里,跨越五個緯度帶,是地球上迄今唯一保存有大片由濕潤熱帶森林到溫帶森林過渡的地區。這裏集中分布着中國約17%的高等植物、約30%的哺乳動物和35%以上的鳥類的種類,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

  位於山系間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保護生物、氣候、垂直帶譜自然景觀、多種植被類型和多種珍稀瀕危保護動植物種類為目的,被學術界譽為「世界物種基因庫」、「生命的避難所」,迄今已發表動植物新種627種。

  5月22日是第二十三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香港文匯報記者前往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以及保護區周邊地區,跟隨科研人員探尋森林物種保育,傾聽當地民眾講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之道。

  「看,從2018年種下去到現在,長了有20公分(厘米)了,還不錯啊。」走進位於保山市赧亢村雲南高黎貢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的育苗大棚,雲南省林科院林業研究所副所長李貴祥正在查看大樹杜鵑苗的生長情況。大樹杜鵑是杜鵑花屬中全球現存最高大的喬木樹種、中國一級珍稀植物,僅在高黎貢山有分布,近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努力探索人工繁育,對其進行搶救性保護,從實驗室到大棚,再到野外回歸,樹苗每一公分的生長,都對大樹杜鵑的生存以及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的維護有着重要意義。李貴祥甚至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通過人工繁育,未來有一天,大樹杜鵑能盛開在百姓的房前屋後。◆香港文匯報記者 譚旻煦 雲南報道 圖:香港文匯報雲南傳真

  大樹杜鵑因「大」而得名,葉大——最大的葉子長達40厘米,寬可達25厘米;花大——由22-24朵小花組成的半球狀大樹杜鵑花,直徑約為22至24厘米,最大可超25厘米;樹大——普通杜鵑高約1米,而大樹杜鵑可達30米以上。作為同屬中最高大的一員,大樹杜鵑卻有「小」煩惱。

  種子小過芝麻 難出苗生長慢

  李貴祥表示,大樹杜鵑的種子千粒重僅為 0.14至0.16 克,比芝麻粒小很多。由於種子又輕又小,幾乎很難落到土壤裏,所以繁育十分困難。不僅如此,大樹杜鵑數量稀少、生長緩慢、幼苗死亡率高、自然更新困難、分布範圍狹窄等因素,也使得該物種的自然繁育困難重重,如果再不進行人工繁育,將面臨着滅絕的危險,而一個特種的消失,對於高黎貢山的生物多樣性則是極大的損失。因此,大樹杜鵑的人工繁育實驗被提上日程。

  2012年10月底,李貴祥帶着團隊深入大樹杜鵑的自然分布區,開始採種。穿梭4個多小時,一行人才見到大樹杜鵑的身影,卻只採到了少量的果實。後來幾天在護林員的幫助下,他們才採到了足夠的果實,然後把果實放置在陰涼處兩個月後至完全乾燥才取出種子。

  採種困難,育種更加有難度。一開始他們只能嘗試參考相似物種育苗的方法培育,甚至還請了育種公司,可是沒能成功。採集來的種子用了一大半,出芽率卻不理想。李貴祥帶着團隊再次深入大樹杜鵑的生長之地,這次他們對土壤、光照、周圍的樹木群落進行了研究,搞清楚了大樹杜鵑喜歡呈酸性的土壤、天氣太熱會「休眠」等關鍵信息。

  樹苗回歸野外 須花四年培育

  返回之後,研究人員嘗試採用浸水法育苗,種子基本都發芽了。看着這些幼嫩的細芽,研究人員們倍加珍惜,越是希望它快些成長,越顯得幼苗的生長慢。大家還發現,幼苗不但長得慢,還特別容易死,成活的幼苗要長一年才能單獨移栽出來,而要成長到適應野外的樹苗,則需要花上4年的時間。

  李貴祥表示,通過多年針對高黎貢山保護植物的苗木繁育技術的研究,現在已經成功繁育出大樹杜鵑8,000餘株60至70cm苗木,20cm以內的有2萬餘株。

  與此同時,針對高黎貢山的保護植物和極小種群植物的繁育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包括在大樹杜鵑方面取得了兩項發明專利,為該物種的擴繁提供了技術支持。看着長勢良好的大樹杜鵑樹苗,李貴祥說,相信未來這些樹苗一定能很好地回歸到森林裏。他甚至還期望,未來有一天大樹杜鵑能成為百姓房前屋後的美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