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芷希一心續命 跨越兩地藩籬

國家近年來的人體器官捐獻工作已有國際矚目的發展,「中國人體器官分配與共享計算機系統」(COTRS)更獲世界衞生組織和世界器官移植學會高度認可。去年12月,當時僅4個月大的女嬰芷希因患心臟衰竭,在香港無法物色合適的捐贈者換心,香港特區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懇請國家衞健委,在內地出現符合芷希醫學需求的腦死亡捐獻者且內地沒有合適接受者的情況下,共享合適器官。最後經COTRS多輪匹配,芷希成功獲內地一名腦幹死亡小童捐出心臟,實現首例兩地之間緊急醫療救助人體器官共享的歷史性突破。
盧寵茂今年多次與內地就器官互助機制訂立初步方案,根據有關方案,「本地優先」是大原則,即當兩地任何一方有器官捐出、但本地沒有合適病人接受作移植,才可啟動機制將器官跨境捐贈作配對,不會影響本地的器官分配,也不會分兩條隊輪候器官。兩地探討擬議機制,確立一致的技術層面要求、準則及流程,以確保捐贈器官合法、公平、公正並安全地應用於最有需要的病人身上為原則。
目前有超過3,500名香港居民在COTRS中等待器官移植,有近千名香港居民通過公平公正的器官分配與共享接受了移植手術。同時,有9名香港居民在內地逝世後捐贈器官,挽救了24名內地同胞的生命。特區政府盼能建立長效機制,將香港醫院納入COTRS,最大限度利用公民逝世後愛心捐獻器官,拯救香港和內地居民的生命。◆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禮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