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冰冷數字定生死?

  周維娟

  曾經是肺癌病人的家屬及照顧者,看了一些有關晚期肺癌病人因為一個「硬指標」而未能獲得資助,令我回想起當時20多年前,爸爸因頭痛求醫確診肺癌,當時醫藥未有現在發達,只能化療,抗癌路途艱辛。近年,另一位親人也是在毫無病徵的情況下,身體檢查發現患肺癌四期。同樣地,只要有一線希望,家人都會千方百計找醫藥費或者資助去解決燃眉之急。

  知道病人組織同路人同盟為病人爭取平等醫治機會,秘書陳偉傑希望政府可將免疫治療的資助擴展至所有適合的晚期肺癌病人(具PD-L1蛋白水平),給他們一個公平而有效的治療機會,體會甚深。

  免疫治療用於晚期具PD-L1蛋白水平表現的非小細胞肺腺癌上,已獲國際認可多年,可是本港政府在此群病人中只資助「高PD-L1 蛋白水平患者」,PD-L1蛋白水平低分的患者,未能像「高分」患者般,可以申請關愛基金資助,這群「低分」的肺癌患者只好默默承受不一樣的藥費,「同病同藥不同命」。

  其實,政府支援晚期肺癌病人的情況是:目前約一半晚期肺癌病人屬基因突變,均有不同的標靶藥在資助網幫助他們;但唯獨是沒有基因突變的,只有「高分」人士可享有資助。每年約300個「低分」的晚期肺癌病人當中,有些公屋劏房戶,很可能連一針的錢也沒有,家人只好作壞打算。

  希望當局放寬資助標準,不要讓一堆「冷冰冰」的數字去主宰一名病人的命運,好讓只是「幾分之差」而被拒諸門外的患者,不致失去治療、存活、享受生命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