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 砥礪前行

  科幻是一個舶來品,從1903年魯迅翻譯儒勒·凡爾納的《月界旅行》算起,迄今不過120餘年歷史。今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2》的熱映拉開了「中國科幻年」的序幕;今年10月,成都將舉辦世界科幻大會,成為繼2007年日本橫濱之後亞洲第二座舉辦世界科幻大會的城市,中國科幻將迎來一個高光時刻。百餘年來,中國科幻經歷了怎樣一個發展歷程?其中,有哪些鮮為人知故事?

  文、圖:記者 李兵 成都報道

  《中國科幻口述史》由成都八光分文化CEO楊楓擔綱編寫,她曾任《科幻世界》雜誌社編輯,是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副主席。全書共三卷,目前已出版第一卷。第一卷收錄了《科幻世界》雜誌社首任社長楊瀟和首任總編輯譚楷、文化名家流沙河、科幻學者吳岩教授、知名科幻作家王晉康、劉慈欣,以及他們背後的重要科幻推手姚海軍。

  科幻不科學?

  在上世紀80年代,出現了科幻到底姓「科」還是姓「文」的爭論,導致20多家科幻平台「關停並轉」。在1986年首屆科幻小說銀河獎頒獎會上,日本中國科幻研究會會長岩上治特意趕來參會。「當時,我感覺特別奇怪,科幻小說在中國都奄奄一息了,為何日本還有個中國科幻小說研究會?」

  楊瀟介紹,岩上治當時的說法是,20世紀80年代中國科幻步入黃金時代,日本成立研究會關注中國科幻,「沒想到,中國科幻刊物都倒了,只有研究你們一家(《科幻世界》)了。」

  當年,科幻小說《神奇的瞳孔》一文提到,人類發明了一種眼鏡,只要戴上它便能看清不法分子幹過的壞事兒。沒想到,因為「不科學」,卻成為批判對象。在首屆科幻小說銀河獎頒獎會上,時任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鮑昌說:「清洗乾淨潑向『灰姑娘』身上的污水,讓她聚焦在炫目的鎂光燈下,贏得她應有的幸福。」鮑昌將倍受冷落的中國科幻比喻為「灰姑娘」,沒想到這番言論也受到攻擊。不過,也有一些社會名流為科幻「站台」,楊振寧曾有一句公道話:沒有哪一個科學家是通過看科幻小說來學科學知識的,但科幻小說可以開拓廣闊的思維空間;流沙河表示,沒有想像力的人,是靈魂的殘廢。不過,中國科幻的現狀得到真正改觀,還得益於1997年的國際科幻大會。

  宇航員「空降」為科幻正名

  在北京和成都召開的國際科幻大會上,5名美國、俄羅斯宇航員「從天而降」。其中,有楊利偉的老師別列佐沃伊上校,綽號叫「宇宙搬運工」,上太空次數最多,全世界到現在也沒有人超過他;美國女宇航員香農·露西德,出生在上海一個傳教士家庭,她對中國的印象非常好……「這次會議可謂空前絕後,在中國掀起了一股追科學之星的熱潮。」《科幻世界》雜誌社首任總編輯譚楷說,是次大會客觀上起到了「為科幻正名」的作用,中國科幻漸漸走出低谷。

  2016年以來,楊楓團隊正式啟動了中國科幻口述史項目,以採訪、拍攝駐川中國科幻巨擘為起點,於次年結集出版《追夢人——四川科幻口述史》。然而,曾經採訪過的對象周孟璞、流沙河等相繼撒手人寰,他們的講述成為「絕唱」。2021年底,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成功的消息傳來,楊楓決定重啟中國科幻口述史「搶救式」採訪項目。這批中國科幻人,全面梳理了新中國科幻發展的脈絡,生動再現了中國科幻人篳路藍縷、薪火相傳的故事。